商務部10月16日公告,對原產日本和臺灣地區的機床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有分析認為,主要目標可能是競爭力很強的日本企業發那科。
商務部公告截圖商務部公告截圖
針對這一調查,日經中文網11月16日報道了日本企業和分析師的申辯,發那科表示,“傾銷并非事實,會認真應對。”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進口的高速鉆孔機等產品價格若因調查上漲,最終受損的將是作為買方的中國企業,因為尋找替代品并非易事。
報道稱,雖然眼下大部分觀點認為調查的影響十分有限,不過隨著調查的展開,可能會對年初以來已下跌了3成左右的發那科股價構成重負。
發那科股票價格 圖源:日經中文網 發那科股票價格 圖源:日經中文網
中國企業稱,日本出口到中國的機床價格僅為日本國內價格的一半左右,因此向商務部提交反傾銷調查申請。
10月16日起,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正式開始調查。調查對象包括5家日資企業,除發那科以外,還有大隈(Okuma)、兄弟工業、山崎馬扎克及捷太格特(Jtekt)。此外,5家臺灣企業和10家中國貿易企業也在調查范圍內。
此次調查將到2019年10月結束,如果中國在調查中認定日企屬于傾銷,將會征收制裁關稅等。本次調查確定的傾銷調查期為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產業損害調查期為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
發那科用于智能手機金屬部分加工等用途的高速鉆孔機(Robodrill)被列入調查產品之中。包括高速鉆孔機在內的數控機床業務2017財年(截止2018年3月)的銷售額占發那科總銷售額的2成以上。承接蘋果等中美企業智能手機代工業務的中國電子產品代工服務(EMS)企業是發那科的主要客戶。
發那科Robodrill立式加工中心 資料圖
發那科10月下旬發布的財報顯示,估計2018財年(截止2019年3月)的合并凈利潤將同比下滑22%至1423億日元。與原計劃下滑20%相比,利潤下滑幅度進一步擴大。
針對中國的反傾銷調查,日本企業和分析師紛紛開始申辯。
在發那科的財報說明會上,山口賢治社長表示,“不存在反傾銷,將嚴肅應對”,出口到中國的產品定價適當。
日本證券公司分析稱,雖然統稱為數控機床,但日本國內的產品和出口中國的產品“詳細的品目構成不同,價格當然也不同”。
日本第一大券商野村證券的齊藤克史稱,由于產業結構不同,出口中國的產品中,用于智能手機加工的小型產品的比例比面向日本國內的高,單純比價的話就會比日本國內的便宜。此外,“由于中國企業大量購買標準機型,所以價錢比較便宜。”
報道稱,目前還無法讀懂中國方面的真實意圖。有觀點認為,“只不過是應當地企業申請而采取的事務性措施”,一位外資證券公司的分析師懷疑,“或許是為了讓機床廠商向中國轉移生產而施壓”。
圖源:日經中文網圖源:日經中文網
發那科會長兼首席執行官稻葉善治表示,“工廠自動化(FA)產業的意義在于,證明即使在人工費高的國家也能進行工業生產”,為做出示范,發那科只在日本國內建立了生產基地。預計發那科很難改變這一方針。
高盛(日本)的諫山裕一郎也對此發表觀點,稱如果經過約1年的調查,中國進口的高速鉆孔機等產品價格上漲,最終受損的將是作為買方的中國企業。別說中國企業,包括歐洲企業在內,能夠供應同等產品的企業很少,“尋找替代品并非易事”。
1月,發那科的股價創下上市以來的最高值3萬3450點,但是在智能手機市場趨于成熟導致需求放緩的背景下,10月股價下跌至年初以來的最低點1萬7375點,幾乎下跌了一半。在美國蘋果的銷售減速擔憂再次升溫的11月13日,股價一度較上一交易日暴跌8%,發那科的股價波動牽動著投資者的神經。短期之內市場意識到股價下跌風險的局面很可能持續下去。
報道稱,根據日本工作機械工業會的數據,日本2017年機床出口額為7862億日元,占日本整體出口額(約78萬億日元)的約1%。其中對華出口占到約30%,中國是日本機床的主要出口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