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國家超硬材料及制品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商丘)主辦、河南省機械工程學會、中國超硬材料網等單位承辦的第四屆中國超硬材料產業發展論壇暨2018中國金剛石線切產業鏈研討會論壇(以下簡稱論壇),3月22-24日,在鄭州市國際會展中心成功舉辦。
出席本次論壇的有中國機械工程學會(CMES)理事長中國工程院李培根院士、CMES副理事長譚建榮院士、河南省科協黨組書記曹奎、學會部部長鄧洪軍、河南省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高文生、商丘市政協副主席劉明亮、柘城縣委書記梁輝、省超硬材料工具專委會理事長王秦生等。本次論壇舉行了開幕式和主旨報告會來自加拿大、德國、俄羅斯的學者,國內20多個省市的業內專家、學者、企業家等約460余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省科協黨組書記曹奎先生為大會開幕致辭,說明了本次論壇的舉辦宗旨即更好地支持新興產業的發展,更好地服務于我國IT-光伏產業的發展,本次論壇以習總書記“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為主題,落實中國科協協同創新助力工程工作,論壇以新型金剛石線鋸上下游產業鏈為藍圖,集金剛石合成、線鋸制造、質量檢測、新技術應用為生態圈,邀請數位來自超硬材料領域的資深專家及產學研界代表、企業代表,分享最新研究成果與典型案例。
論壇首先由李培根院士為本次論壇做了《淺談智能制造之要》的主旨報告。智能制造是一種集自動化、智能化、網絡化于一體的制造模式,融合了先進制造、自動化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智能制造正在引領人類制造方式變革和制造業產業升級,現已成為全球新一輪制造業競爭的制高點,報告結合實施《中國制造2025規劃》和我國傳統制造業如何轉型、創新發展等方面做了深入淺出對比分析和說明。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為本次論壇做了題為《智能制造——關鍵技術及實施途徑》的主旨報告。對如何實現信息化與工業化有效深度融合等方面的關鍵技術及實施路徑進行了論述,結合河南省部分企業實施智能制造車間、生產線的技術改造實踐,指明了符合工程規律的可操作的技術路線,對傳統機械工廠實施制造轉型具有很好的參考借鑒意義。
此次論壇主要涉及金剛石單晶、微粉、專用鋼絲線處理、金剛石線切工具、光伏加工工藝及相關制造設備、檢測儀器等方面的技術交流,并同期在第20屆(2018)中國中部(鄭州)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上開辟了召開金剛石線切工具產業鏈專題展覽。
出席本次論壇的演講嘉賓還有中原工學院王秦生教授 、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劉一波教授級高工、鄭州大學張迎九教授、中南大學粉末冶金研究院總工程師長江學者賀躍輝教授、金剛石微粉著名專家周波教授、鄭州機械研究所中原學者龍偉民研究員、鎮江榮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劉瑞鴻博士 、 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部王向東主任、盛利維爾(中國)新材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詹寶華高工。各位專家從金剛石單晶的合成、微粉制備、專用鋼絲線處理、線切工具相關制造工藝、專業檢測分析儀器設備和切割光伏硅片技術應用等核心要務方面都做了精彩的報告。上述專家的系列報告,貼近工程生產實際,具有鮮明的科學性、先進性與實用性特點,集中反映了新型金剛石線切產業鏈的產學研用商的系統特征和技術進步方向,得到與會代表的一直好評。
做為本次論壇和技術交流活動的重要內容,在論壇上發布了由省科協批準的“河南省超硬材料學科與產業發展報告”。該報告對河南省超硬材料學科和產業的發展歷史、現狀、產業規模及技術創新進展等均進行了詳實客觀的分析描述,對影響學科和產業發展的若干問題提出了中肯的政策建議。定期(不定期)的進行學科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報告發布,已成為科協和學會發揮智庫作用、服務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對構建區域性技術創新體系具有重要作用。與會專家和代表還共同參觀了同期會展中心展覽館舉辦第20屆中國中部(鄭州)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簡稱“中部制博會”),每年春季在鄭州舉辦,經過數年精心組織,耐心培育,現已發展成為中部地區行業具有影響力和號召力的品牌盛會,現已成為集專業學術論壇、先進制造技術報告、省內大專院校第二課堂的大型綜合服務型學術交流平臺,本次展會國內外1200多家參展商參加并進行了交流互動與探討,以求共同探索發展新型先進金剛石線切工具對新興行業的技術進步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