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已經進入2019年的第二季度。距離第二輪中央環保督查全面啟動的日子也越來越近。此前,生態環境部表示,從2019年起,用三年左右時間完成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例行督察,再用一年時間開展“回頭看”。在第二輪督察中,將適當拓展督察范圍,將有關部門和企業納入督察對象。
不久前,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專題培訓班在京舉辦,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出席培訓班并講話。他強調,要推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向縱深發展,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在督察實踐中打造生態環境保護鐵軍排頭兵。
那么,2019年中央環保督察將有何變化?
思路上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劉長根:在總體思路上,將以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為重點,不斷夯實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向縱深發展。
兩個著力點:下一步的督察更多要聚焦在污染防治攻堅戰,為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強大助力;聚焦高質量發展,提升我們科學的、可持續的發展水平。今后會更加關注“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這個大的生態環境問題,從大環保上更好地去提高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水平。
時間上
新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即將啟動。2019年起,將用3年左右的時間完成全覆蓋的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例行督察,再用1年時間完成第二輪督察“回頭看”。第二輪督察要適當擴展督察范圍,將國務院有關部門和承擔生態環保任務較重的央企納入督察對象;將繼續探索創新督察方法,加大衛星遙感、紅外識別、無人機、大數據等技術應用;將緊盯督察整改落實,針對重點問題咬住不放,不徹底解決絕不松手。
深度上
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向縱深發展,還要針對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組織開展專項督察。專項督察有三個重點,分別是污染防治攻堅戰7大標志性戰役及其他重點領域;督察整改不力,特別是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假裝整改等突出問題;人民群眾反映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
體系上
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實行中央和省兩級督察體系。省級督察作為中央督察的重要延伸和補充,重點關注黨中央、國務院及省級黨委政府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決策部署的落實情況,切實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推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落實。
內容上
3月28日,生態環境部召開2019年3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司長邱啟文介紹,2018年,生態環境部啟動了“清廢行動2018”等專項執法行動,對危廢傾倒點進行全面摸排核實,效果顯著。截至目前,向長江經濟帶11省市交辦的1308個問題已完成整改1304個,整改率達99.7%。2019年,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將危險廢物處置情況納入督察范疇。
央視3·15晚會曝光,注射器等醫療廢物被制成兒童玩具。邱啟文表示, 3·15晚會曝光的違法行為性質十分惡劣,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態環境安全,必須查明廢物的來源和產品的流向,依法嚴肅處理,絕不姑息。下一步,將醫療廢物處置情況納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的范疇,壓實地方的政府責任。
2019年中央環保督查工作即將開始,作為企業,如果環保管理不積極,不主動,不作為,小編認為勢必會造成一定影響,希望各企業及時做好準備,積極應對。環保督察工作對上一輪檢查中暴露出問題的省市、地方會更加嚴格審查,希望企業老板們及時調整,改善自身,來迎接新一波的環保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