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手三星重工攬獲俄羅斯能源巨頭Novatek的17艘破冰型LNG船訂單,手持訂單量將超過100艘,俄羅斯紅星造船廠——這家使用中國建造的造船設備和韓國建造經驗的俄羅斯最大船廠就像一頭闖進造船世界的北極熊,未來或許將成為改變全球造船業格局的重要力量。
普京力撐俄羅斯造船業振興計劃的重點項目
紅星造船廠全名為紅星造船綜合體(Zvezda Shipbuilding Complex),“Zvezda”在俄語中寫作“Звезда”,直譯為“星”。紅星造船廠因此也常常被翻譯成“星星造船廠”或“星造船廠”。
紅星造船廠是俄羅斯總統普京振興俄羅斯造船業計劃的一個重點項目。普京表示:“造船業的發展對我們至關重要:它是面對國防和社會經濟挑戰的基礎,是一個技能市場,為俄羅斯冶金工業和其他部門帶來了更多訂單,也構成了整個俄羅斯地區發展的強大力量。”
在這樣的背景下,由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公司(Rosneftegaz) 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Gazprombank)組建的財團依托位于大卡緬市的遠東船舶修造中心(FESRC)成立了紅星造船廠,在原本的大型修船企業基礎上新建,臨近大卡緬灣。項目總投資超過1460億盧布(約合22億美元)。
俄羅斯遠東紅星船廠是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潛艇的主要維修企業,也是該地區唯一的能夠修理、升級和改良彈道導彈潛艇的工廠。選擇在大卡緬灣建設紅星造船廠是考慮到獨特的地理位置,大卡緬是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一個城市,靠近亞太國家和船舶設備制造商,全球超過50%的造船活動集中在亞太地區。另外,大卡緬灣還靠近海上油氣田,在這里建設大型造船廠可以利用現有的鐵路和海上運輸線路、以及生產設施和人力資源。
紅星造船廠項目的戰略目的在于實現貫徹俄羅斯聯邦海事原則的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實現俄羅斯工業全面參與俄羅斯大陸架項目、提高俄羅斯造船業的競爭力和預算效益、通過創建最先進的船隊實現俄羅斯的經濟利益。
在遠東地區建立紅星造船廠是落實俄羅斯政府提高俄羅斯及其經濟和人力資本競爭力戰略的階段之一。據國際船舶網了解,到2023年紅星造船廠計劃招募約7500名員工,屆時包括員工家庭成員在內的人員累計需求將達到近兩萬人。
紅星造船廠的成立與俄羅斯造船業發展的最優先方向密切相關,即確保有效開發北海航線(NSR)并將其轉變為一條國家運輸通道。響應“國油國運”“國船國造”戰略,俄羅斯政府已經要求使用北海航線需要的所有新船應由紅星造船廠建造。
由中國企業提供設施打造俄羅斯最大現代化船廠
2015年12月17日,紅星造船綜合體有限責任公司(Zvezda Shipbuilding Complex LLC)正式成立。紅星造船廠的建設始于2009年。2016年9月1日,紅星造船廠舉行了第一階段完工慶典,俄羅斯總統普京出席慶典并親自視察了紅星造船廠的建設情況。完全竣工后,紅星造船廠將成為俄羅斯最大的現代化船廠和俄羅斯國內第一家專注于大型海洋船舶制造企業。
南通中遠重工為紅星造船廠建造4座320噸級起重機
在紅星造船廠的建造過程中,一直都有中國企業的參與。南通中遠重工已經為紅星造船廠提供1座1200噸級龍門吊、以及4座320噸級與4座100噸級起重機。此外,紅星造船廠的40000噸舉力浮船塢由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SDARI)設計、青島北船重工建造。蘇州大方特種車輛有限公司也為紅星造船廠供應5輛重型自行運輸車的合同。
今年早些時候,南通中遠重工再次在紅星造船廠的競標中獲勝,將為紅星造船廠交付7臺高架起重機,合同總額約26億盧布(約合人民幣2.72億元)。
紅星造船廠的建設項目分幾個階段實施,一期工程(2012-2020)包括進行金屬結構切割、加工和焊接的船體制造間,已經投入生產的涂裝間以及造船廠最大設施之一——開放式大型舾裝船塢。一期工程的全部設施都將在2019年投入運營。在一期工程完成之后,紅星造船廠將能夠建造中型船舶。
二期工程(2017-2024)將建設干船塢和全周期生產設施,包括帶有塢前場地的干船塢、舾裝碼頭、連接性碼頭、鋼鐵切割車間、分段裝配車間、舾裝車間、涂裝車間、裝配車間等。完工之后,紅星造船廠將能夠建造大型LNG船、鉆井船、FPU/FPSO/FLNG、鋪管船以及各種海上鉆井平臺和海工裝備。
紅星造船廠的試點項目將在2019年交付,全部建設工程計劃在2024年完工。不過,俄副總理兼遠東聯邦區總統特使YuryTrutnev在去年6月曾表示,紅星造船廠二期工程計劃于2020年提前4年完成。
不久前,紅星造船廠剛剛接收了新設備——2臺16噸十字架起重機,用于固定和移動作業。這是俄羅斯造船業首次使用這種重吊設備。這2臺起重機能在組裝船舶分段時快速移動相對輕重量的部件,加快造船流程,節約電力。一旦按計劃完成測試,這2臺起重機將用于在紅星造船廠裝配和建造新設施。
與韓國歐洲企業合作獲取最需要的造船技術
除了利用來自中國企業的造船設施之外,紅星造船廠還與韓國三大船企和歐洲船企進行技術合作,充分利用這些船企強大的技術力量為俄羅斯造船業提供最需要的造船技術,特別是在韓國船企具有絕對優勢的LNG船和LNG動力船領域。
大宇造船是紅星造船廠的工程顧問之一,也是紅星造船廠最早合作的韓國造船企業。大宇造船也是目前全球唯一具備破冰型LNG船建造技術與經驗的船企。紅星造船廠未來將要建造的Novatek北極項目14艘破冰型LNG船可能也將借鑒來自大宇造船的技術經驗。
2017年6月現代三湖重工與紅星造船廠簽署技術支持協議
現代重工是紅星造船廠的國際合作伙伴,早在2016年現代重工就已開始和紅星造船廠合作。紅星造船廠為Rosneft建造的114000載重噸LNG動力阿芙拉型油船就將由現代重工負責設計。2017年,現代三湖重工與紅星造船廠成立船舶工程與項目管理合資企業Zvezda-Hyundai,將在船舶設計、市場營銷、員工和培訓等領域為Zvezda-Hyundai提供支持。
三星重工也在去年與紅星造船廠簽署協議,將成立一家合資企業,為紅星造船廠建造穿梭油船提供幫助。三星重工將通過合資公司向紅星造船廠提供相關船舶的技術規格參數以及基本設計和詳細設計方案,并協助制定詳細的工程圖紙。三星重工還將為紅星造船廠建造這些油船提供項目管理、品質保證以及材料和設備采購等全方位的技術支援,并幫助紅星造船廠培訓技術人員。
除了韓國三大船企之外,紅星造船廠的合作伙伴還包括荷蘭達門船廠集團,達門將為紅星造船廠建造破冰船、海工船等船舶提供技術和工程服務。紅星造船廠還與法國工程公司GTT與法國工程公司GTT合作,對紅星造船廠建造用于LNG存儲的薄膜系統并進一步獲得GTT液化氣船建造許可的可能性進行技術評估。
訂單快速增長手持訂單量未來將增加至130艘
根據克拉克森數據,紅星造船廠(Zvezda)手持訂單量共計17艘、111.68萬載重噸,其中包括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訂造的5艘114000載重噸1A冰級LNG動力阿芙拉型油船、1艘69000載重噸Arc6冰級穿梭油船和4艘多功能冰級供應船,俄羅斯國有航運公司Sovcomflot訂造的2艘114000載重噸1A冰級LNG動力阿芙拉型油船、3艘51000載重噸1B冰級LNG動力MR型成品油船和1艘172600立方米破冰型LNG船,以及俄羅斯國有企業Rosmorport訂造的1艘淺吃水破冰船。
據國際船舶網了解,截至目前,紅星造船廠的手持訂單量已經達到38艘,全部來自俄羅斯國內船東和國有企業。這38艘船將在2019年至2024年陸續交付。最新披露的信息顯示,紅星造船廠手持訂單除了上述38艘,還有來自Rosneft的16艘新船訂單和來自俄羅斯天然氣股份公司(Gazprom)的5艘新船訂單。
其中,Rosneft在紅星造船廠目前的手持訂單量為26艘,除了克拉克森記錄的10艘之外,還有11艘穿梭油船和5艘阿芙拉型油船。同時,Gazprom還在紅星造船廠訂有3艘供應船、1艘鉆井船員運輸船和1艘用于海上生產裝置的多功能服務船。
另外,Rosmorport在紅星造船廠還有3艘類似從設計的淺吃水破冰船備選訂單,但這3艘備選船舶未計入紅星造船廠的手持訂單。
和三星重工合作的17艘破冰LNG船也已經納入紅星造船廠的訂單簿。今年年初,紅星造船廠與Novatek簽署了初步協議,將為Novatek的北極LNG出口項目Arctic LNG 2建造14艘破冰型LNG船,預計每艘造價約為3.16億至3.18億美元。近期,Novatek又表示,將提高訂造的破冰型LNG船數量,最多可能增加至17艘。這意味著,這筆訂單總價值最多將達約5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70億元)。
根據俄羅斯媒體最新報道稱,未來紅星造船廠的手持訂單將擴大至120艘至130艘。這也意味著這家俄羅斯最大船廠已經快速崛起,將成為全球造船業絕對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