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為保市場主體,一定要讓中小微企業貸款可獲得性明顯提高,一定要讓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
兩個“一定”,讓眾多市場主體對獲得金融支持有了更多期待。
話音剛落,利好政策就已出臺。中國銀保監會近日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和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信貸融資收費 降低企業融資綜合成本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規范信貸融資收費,降低企業融資綜合成本。《通知》自6月1日起正式實施。
“這是貫徹落實政府工作報告要求的具體舉措。面對較大的經濟下行壓力,疊加疫情影響等多重因素,我國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面臨的困難較大。在特殊時期,銀行業和保險業扛起責任和擔當,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投放,并通過減少收費等手段逐步降低貸款實際成本,將更加有力地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分析稱。
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表示,更多助企紓困的利好政策近期還將陸續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有利于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增強中小微企業生存和發展能力,激發市場活力,提高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發揮合力為企業減負減壓
近年來,銀行業保險業等金融機構持續加大減費讓利力度,對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仍存在不合理收費、貸存掛鉤和強制捆綁搭售等問題。
《通知》從信貸環節取消部分收費項目和不合理條件、助貸環節合理控制融資綜合成本、增信環節通過多種方式為企業減負、考核環節考慮企業融資成本因素四方面對企業信貸融資行為涉及的銀行流程環節的收費事宜作出規范。
“當前工作重中之重是保就業和保民生,保市場主體也就是保住了就業,邏輯是一致的。這將有助于降低企業融資相關費用,再結合融資利率下降,就可以切實降低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發展。”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
同時,為確保規范信貸融資收費落到實處,《通知》明確,加強內控與審計監督以及發揮跨部門監督合力。
“此次除了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也參與發文,監督力度很大,一方面是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直接和由國有資本控股的金融機構的經營績效考核掛鉤;另一方面是對于融入低成本資金套利的企業,進行嚴格約束。另外,各部門也將在流動性、資產證券化和小微企業金融債方面,對于金融機構給予充分的支持。企業向市場監管總局、工信部投訴企業融資成本和費用過高,六部門將進行聯合處理,不僅是處罰,在績效考核上,都會有具體的體現。”蘇寧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孫揚告訴《金融時報》記者。
列出“負面清單”規范收費行為
對于如何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與以往政策只是要求金融機構怎樣做不同,此次《通知》直接規定了不得收取一些費用。
例如,銀行不得收取信貸資金受托支付劃撥費,對于已劃撥但企業暫未使用的信貸資金,不得收取資金管理費;不得在貸款合同中約定提前還款或延遲用款違約金,取消法人賬戶透支承諾費和信貸資信證明費;不得忽視企業實際需求將部分授信額度劃為銀行承兌匯票,或強制以銀行承兌匯票等非現金形式替代信貸資金等。
“這次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政策,第一次提出‘負面清單’,監管和處罰的可執行性很強。”孫揚表示,從信貸資金受托支付劃撥費、資金管理費、提前還款和延遲用款違約金、法人賬戶透支承諾費、信貸資信證明費、劃轉銀行承兌匯票等方面,做了嚴格的“負面清單”規定,可以說決心和力度都非常大。
此外,《通知》直擊融資中可能產生成本的各個環節,從信貸、助貸、增信和考核方面都做了詳細的規范。
“很明顯,這是經過長期深度調研作出的決策。”一位銀行從業人士這樣表示。
針對助貸環節涉及到的銀行與外部機構合作,《通知》對外部機構的準入門檻、收費標準作出相應明確規定,也要求銀行對于合作放貸第三方機構,比如融資擔保公司、助貸機構、保險機構等角色,進行嚴格管理,要求合力安排增信,而不能是過度增信,不能用各種名目增加企業融資成本。
對此,孫揚表示,金融機構不能躲在助貸機構后面,助貸機構不能利率過高,讓企業負擔不起。《通知》明確要求對第三方機構進行名單制管理,由一級分行及以上層級審核,不與收費標準過高的第三方機構合作。
借助金融科技降低資金成本
業內專家表示,從金融機構角度看,要加大減息降費力度,同時通過豐富的產品和服務供給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并獲得多元化收入。
“金融機構應逐步調整中間業務結構,在規范融資環節收費的同時,將中間業務發展重點從賬戶管理、支付結算等傳統中間業務向高附加值業務轉移。”董希淼認為。
值得關注的是,金融機構也是市場化運作的主體,未來小微金融業務的發展趨勢已非常明顯,銀行不能單純通過信貸利率和費用來賺取利潤,而應通過發展金融科技,有效降低資金成本。
“一方面,銀行應降低企業貸款的內生成本,打造對于企業的非信貸綜合金融服務;另一方面,一些中小銀行因為資金成本較高,相對于大行沒有資金成本優勢,只能通過場景和流量獲勝。因此,中小銀行將加速場景應用,加速與產業互聯網的融合,獲取更多產業互聯網數據。有了‘生生不息’的數據,而不是外部機構間歇的數據,才能真正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未來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將加速場景、行業滲透步伐,為銀行進軍產業互聯網場景開路。”孫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