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物業稅‘空轉’或許將推向全國”、“資源稅有望在今年擇機出臺”、“個人所得稅起征點何時提高?”近來如此多的爭論中都包含了人們對于稅收發揮調控職能、促進經濟協調科學發展的期待。在日前...
“物業稅‘空轉’或許將推向全國”、“資源稅有望在今年擇機出臺”、“個人所得稅起征點何時提高?” 近來如此多的爭論中都包含了人們對于稅收發揮調控職能、促進經濟協調科學發展的期待。
在日前召開的全國財政稅收工作會議上,財政部部長謝旭人表示,2010年要改革完善稅收制度;適時出臺資源稅改革方案,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完善消費稅制度;做好增值稅轉型后續工作;落實成品油稅費改革各項措施;健全企業所得稅法相關配套政策;完善房產稅制度。
今年我國處在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關鍵時期,相關稅收政策的調整將會發揮重要作用。“稅收政策將在2010年我國經濟結構調整中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如是認為。
保增長 結構性減稅作用突出
面對全球金融危機,我國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作為政策的重要部分,結構性減稅為企業減輕負擔、應對金融危機、走出困境提供了動力。
去年年初,全國所有地區、所有行業推行增值稅轉型改革。從生產型增值稅向消費型增值稅轉型,實際上是鼓勵中小企業特別是中等企業擴大投資規模,轉型之前機器設備進項稅不能抵扣,現在可以抵扣,這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在國際油價低位運行的背景下,關乎普通百姓切身利益的成品油稅費改革去年在全國順利實施。這項稅費改革在去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不僅進一步理順了稅費關系,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消費者的負擔。更為重要的是,成品油稅費改革還建立起了一個新的良性機制,即通過成品油稅費改革進一步健全能源類、資源類產品價格體系,進而通過稅收調節能源消費。
相關稅收政策的調整,為我國率先走出金融危機的陰霾發揮了作用。在稅改推進的同時,我國在去年下調了許多稅種稅率。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房地產稅和汽車購置稅相關政策的實施,帶來了我國房市和車市的火爆。去年賺得盆滿缽滿的房地產中介公司,對去年有關二手房營業稅的減免政策無不叫好。去年全年汽車產銷量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取得令人矚目的車市“成績單”,也離不開1.6升及其以下小排量乘用車購置稅減半這一優惠措施。
此外,出口退稅稅率的不斷提高,對我國進出口形勢的逐步好轉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一系列稅收政策的調整,發揮了稅收調控的作用,為我國在保增長攻堅戰中取得勝利提供了有力支持。
調結構 稅收調整蓄勢待發
結構性減稅政策在今年將繼續得到落實。這是全國稅務工作會議上傳遞出來的信號。從我國今年經濟工作高度重視結構調整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來看,稅收政策的調整將會向此傾斜。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發改委日前公布了經國務院批準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試行)》,此次公布的目錄分別對公共污水處理、公共垃圾處理、沼氣綜合開發利用、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和海水淡化共五大類17小類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的具體條件進行了規定。從這一目錄中,我們看到了結構調整的身影。
“資源稅擇機出臺”的消息,也印證了稅收將助力調結構。長期以來,資源開發的較低成本,是造成我國資源浪費、環境破壞的一個重要原因。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有關資源稅計征方式的討論一直就沒有停止,如果將資源稅從目前的從量征稅制度轉變成從價征稅制度,將有利于節約能源。在當前我國物價溫和回升的背景下,正是資源稅推出的好時機。
擴內需仍然是今年面臨的一個重任。消費稅的完善,以及相關優惠稅收政策的延續,將會繼續刺激消費的增長。例如,1.6升及其以下小排量乘用車購置稅政策雖然有所收縮,但是仍然保持了優惠,對于汽車消費的增長仍會產生有利影響。
新年伊始,正處于稅收政策逐步調整的時期,從當前的一些跡象中,可以預見助力調結構的稅收政策將會逐步出爐。
期待稅收未雨綢繆 打好“組合拳”
促進我國經濟協調發展是當務之急。今后我國稅收如何發揮自身的調控作用,推動我國經濟的協調發展,將備受矚目。
國家稅務總局科研所研究員張培森建議,要深化稅制改革,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奠定后危機時代時期的發展動力;稅收政策要支持綠色產業體系的建立;加快個人所得稅改革。
張培森認為,還要公平企業稅賦,提高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發展的全面市場競爭能力。我國企業所得稅與增值稅相繼改革之后,企業稅賦不均衡的問題基本改變,但中小企業特別是小企業發展還面臨較大困難。除融資制約外,所得稅稅賦還有失公平,應進一步更新觀念,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此外,張培森還建議,要注意通貨膨脹預期。為應對金融危機,我國2009年安排財政赤字9500億元,彌補大量財政赤字要發行國債,也需要增加稅收。因此,及早研究財政赤字與國債發行規模、稅收增加及企業稅賦和財稅、金融、經濟政策關系問題十分必要。我國目前尚沒有出現通脹,但對于通脹預期的警惕不容忽視。
來源: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