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統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盛來運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效應逐步顯現,疫情沖擊有望逐步減弱,前期因疫情壓抑的經濟活動也將不斷釋放,經濟有望迎來復蘇的拐點。
????“從5月份情況看,吉林、上海等地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發用電量等一些先行指標已出現積極變化?!笔磉\稱。
????盛來運表示,盡管疫情對部分地區生產生活帶來較大影響,但總體上看,是階段性的、短期的、外在的。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韌性強、潛力大、回旋空間廣的基本特點沒有改變,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實現發展預期目標的有利條件較多。
????盛來運說,從供給支撐看,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不斷增強,糧食總產量連續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制造業增加值連續12年居世界第一位,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較強。從需求支撐看,我國有14.1億人口,有全球最具成長性的國內市場。從政策支撐看,我國政府赤字率低、債務總體可控,政策工具多,當前宏觀政策力度不斷加大,增量政策工具正在抓緊謀劃,穩增長政策有望進一步顯效發力。
????針對怎樣扭轉預期轉弱的局面的問題,盛來運認為,市場預期走弱是內外因素交織疊加、長短期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歸根結底源于經濟運行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企業對投資前景看不準。穩預期要多管齊下、長短結合、對癥下藥、久久為功,特別是要“固根本、穩政策、紓困難、激活力”。
????盛來運進一步解釋,“固根本”是要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抓緊謀劃增量政策工具?!胺€政策”是要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凡是看得準的、有益于長期發展的方針政策都要牢牢堅持?!凹偫щy”是要加大針對困難市場主體、困難群體的幫扶力度,早出臺、早實施一攬子紓困舉措。“激活力”是要堅定不移推進改革創新,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為企業營造更好發展環境,讓企業享受到更多改革紅利。
????針對宏觀政策該如何發力的問題,盛來運表示,前不久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對做好下階段經濟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現在關鍵是抓好落實、取得實效,多措并舉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確保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一是毫不動搖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深刻、完整、全面認識黨中央確定的疫情防控方針政策,深刻認識抗疫斗爭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始終保持清醒頭腦,毫不動搖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全面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決鞏固住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二是加大穩增長政策力度。發揮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從歷史經驗看,擴大基礎設施投資是應對短期經濟困難最管用的快招,我國人均基礎設施存量僅相當于發達國家的二到三成,人均鐵路營業里程不足美國的30%,基礎設施投資空間廣闊。我國5G移動電話用戶數僅占移動電話用戶總數的20%左右,天然氣、水核風光電等清潔能源消費量僅占能源消費總量的25%左右,新基建和民生發展設施領域投資大有可為。
????三是切實穩住市場主體。從市場主體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面臨的實際困難出發,利用好退稅減稅降費、緩繳社保費、紓困專項資金、普惠小微貸款等多種政策手段,切實為市場主體排憂解難。
????四是大力穩就業保民生。落實落細援企穩崗政策,做好重點群體和就業困難人員的幫扶救助,盡量減輕疫情對就業的沖擊。
????五是著力做好市場保供穩價。保供穩價對于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統籌發展和安全至關重要,應全力做好糧食、能源等關鍵領域保供穩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