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東莞市技師學院獲悉,由東莞市技師學院與廣東鼎泰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全自動微型鉆頭磨床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通過了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的科技成果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項目不僅解決了PCB微型鉆頭磨削加工中的技術難題,更在高精度、高效率加工方面取得關鍵突破,相關成果已在精密加工領域實現初步應用。
錨定微鉆磨削突破口 協同創新打造高效精準的系統方案
電子信息產業加速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對PCB(印制電路板)加工設備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PCB微型鉆頭的磨削加工一直面臨著工序復雜、工藝要求高、傳統加工方法效率低、精度一致性差等難題,制約了產業鏈的自主可控與智能化升級。為有效破解制約行業發展的關鍵難題,學院與廣東鼎泰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啟動了“全自動微型鉆頭磨床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
項目團隊歷時兩年,圍繞微型鉆頭磨削加工中的關鍵技術難題展開深入研究。通過理論分析、模擬仿真和實驗驗證相結合的方法,在多個技術層面協同創新,成功將生產效率較半自動設備提升了242%,研磨良率達到了98.75%。
其中,多角度磨削組件突破結構瓶頸:設計了具有校準功能的銑刀刀刃多角度磨削組件,通過角度的調整磨削不同規格的鉆頭切削刃。同時,在磨削組件里設計安裝了可以監測位置偏差的檢測裝置,解決了刃磨不同規格鉆頭時磨削組件矯正精度難保證的難題。
智能化物料傳送系統高效協同:在料盒傳送機構里設計采用了雙層傳送帶結構,通過升降載料機構串聯,完成不同料盒之間的自動化交接轉換,減少了待加工料盒與已加工料盒需要人工拿取轉換的時間間隙。
自適應夾持系統確保精確對位:設計制造了一種萬向節中心點位置可調的彈性夾頭和夾持力可控的棒料壓持機構,保證了夾頭位置的精確和穩定可靠的夾持力,實現了棒料旋轉、擺動、XYZ進給三軸運動中的精準定位控制。
三攝像頭視覺檢測系統實現高精圖像識別:研發了三攝像頭視覺檢測系統,為對刀、推針、刃面檢測提供精準的圖像數據服務。通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圖像處理視覺算法,對鉆頭的形狀和輪廓等數據進行提取,計算出對刀旋轉角度、推針磨削深度,為磨削量及運動控制量提供基礎參數。
校企協同攻關,激發產教融合新動能
截至目前,項目多項知識產權成果落地,應用場景快速拓展。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9項,實用新型專利16項,外觀設計專利1項,登記計算機軟件著作權2項。項目產品經東莞市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檢測,檢驗項目均符合相關標準要求,已在多家企業實現應用,不僅為企業創造了顯著經濟效益,也為高端裝備制造領域提供了技術范式參考。
據悉,該項目由東莞市技師學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吳光明帶領專業教師聯合廣東鼎泰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彭子陽及相關科研人員共同完成。團隊具備多學科交叉的科研背景,形成了以“產業導向+技術突破+平臺支撐”為核心的聯合攻關模式,實現了從理論研究到樣機試驗到規模化應用的閉環研發鏈條。項目的落地應用,不僅解決了關鍵工藝難題,更在精密加工、智能制造、裝備自動化等多個領域形成可復制經驗。作為學院近年來推進“科研+產業+教學”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項目為打造智能制造新質生產力提供了鮮活樣本。
未來,項目團隊將繼續深化對高精密磨削裝備的技術研究,優化產品性能,推動全自動微型鉆頭磨床的產業化應用。同時,團隊還將積極探索與更多先進制造企業的技術合作,在更多關鍵技術領域實現突破,為推動我國制造業加速轉型升級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