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年以來,我國汽車市場開始大幅降溫。根據中汽協會的統計,4、5兩個月,我國汽車產銷不斷下滑,連續的負增長形勢讓汽車產業的景氣指數跌至低谷。專家們紛紛表示,前兩年的高速增長及今年汽車...
今年以來,我國汽車市場開始大幅降溫。根據中汽協會的統計,4、5兩個月,我國汽車產銷不斷下滑,連續的負增長形勢讓汽車產業的景氣指數跌至低谷。專家們紛紛表示,前兩年的高速增長及今年汽車優惠政策的退出、城市治堵限購、用車成本不斷上漲等多方面因素,都對我國汽車產銷下降產生了影響。
此外,值得特別關注的是,國家的金融政策也對汽車行業下滑起到了重要的影響作用。就在上周由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召開的月度信息發布會上,國家信息中心主任徐長明指出,進一步收緊的貨幣政策也是4、5月份汽車產銷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這個因素在未來幾個月對車市的負面影響將越來越深。
貨幣調控進一步加大
隨著國內通脹形勢加劇,我國今年多次采取加息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的措施,使貨幣政策呈進一步收緊態勢。
6月14日,央行宣布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央行自去年10月份以來第九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已經攀至歷史最高位。目前,大型金融機構和中小金融機構執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分別為21.50%和18.0%。
由于國內的通脹預期一直處于上升的趨勢,通脹壓力仍然存在,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已經采取了非常嚴格的貨幣政策,意在緩解通脹壓力。加息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貨幣流通性,特別是控制當前的銀行信貸額度。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張承惠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貨幣政策走勢,總體上來說是偏緊,從現在中央銀行的一些操作來看,抑制通貨膨脹的目標沒有松動。”
汽車行業受到影響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國家目前采取的緊縮貨幣政策最直接的作用是控制市場資金的流通性,對汽車企業來說,就是從銀行手中獲得貸款將更加困難。
湘林財證券公開的分析報告認為,央行的加息將使得汽車企業財務費用上升,對盈利造成負面影響,汽車生產企業還貸成本相應加大,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也會進一步導致企業資金鏈條趨于緊張。新華信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回玉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一些依賴銀行資金的零部件企業來說,這種政策帶來的影響更為嚴重。”
在今年汽車類上市公司中,多數企業公布的第一季度報告顯示,企業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大幅減少,而企業的應收利息卻出現增長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第一季度通脹壓力下,國家采取的緊縮貨幣政策對企業帶來的綜合影響。
實際上,相比緊縮貨幣政策對汽車生產環節的影響程度,對汽車銷售環節的影響更為深遠。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統計顯示,國內汽車經銷商中,有80%以上的經銷商都需要靠銀行提供的貸款才能進一步完成資金運營。根據央行目前1年期貸款利率為5.56%,按照上調0.25個百分點的利率來算,如果經銷商向銀行貸款1000萬元,其中增加的利息就達25萬元。“這對經銷商來說成本支出增長,利潤自然下降。但關鍵問題在于,很多經銷商已經不能從銀行那里獲得貸款。”一位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汽車消費環節方面,由于我國當前汽車信貸消費比例不高,相應來說加息對消費者的影響有限。但徐長明認為,中央的緊縮貨幣政策,對我國車市非常不利的表現在于直接影響到中小企業貸款和資金問題。他分析,目前我國購車的企業用戶中,90%以上是中小企業,在資金困難情況下,這部分企業用戶勢必會壓縮購車開支。
“對汽車行業來說,目前的政策肯定會帶來一定的影響,”國內一家商業銀行汽車金融中心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盡管影響不大,但從長期來看也是不可忽視的。”該負責人分析認為,“十二五”規劃中提到,要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新局面,倡導促進消費的經濟增長方式,從這方面看,汽車消費未來仍然是重要的消費領域。“但從目前來看,緊縮的貨幣政策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汽車消費,對未來的消費增長不利。”
行業應對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在當前緊縮貨幣政策的情況下,為了獲得更多的投資資金和運營資本,一些大型國企紛紛加快了上市融資的步伐。這其中包括此前一直宣稱要整合上市的一汽集團、北汽集團,還有一些零部件企業及經銷商也謀求上市。從公開的資料來看,目前正加速上市的企業有上汽集團、長城汽車,龐大集團已經于今年4月在國內上市,比亞迪汽車回歸A股則剛剛確定了路演申購,上市在即。
另外,隨著通脹的進一步深入,與不斷攀升的其他居民消費用品價格相比,汽車商品的價格卻持續走低,汽車廠商也因此積極推出了零利率的購車方案。根據統計顯示,自今年開始,先后已推出零利率購車的汽車品牌分別有豐田皇冠、斯巴魯力獅、克萊斯勒指南者、一汽馬自達睿翼、東風本田思鉑睿、斯柯達晶銳、北京現代索納塔等。
來源:中國供應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