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礎投資600多萬元、規劃占地600多畝的伊川縣新建磨料磨具工業群區,經過近兩個月的攻堅施工,‘三通一平’已基本完工。該工業群的大環評已通過市環保局及專家組的論證評價,而且進入...
“基礎投資600多萬元、規劃占地600多畝的伊川縣新建磨料磨具工業群區,經過近兩個月的攻堅施工,‘三通一平’已基本完工。該工業群的大環評已通過市環保局及專家組的論證評價,而且進入園區的32家企業也順利通過環境評價。”伊川縣磨料磨具聯合會會長、伊龍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范振國高興地說。
磨料磨具產業是伊川縣民營企業的主導產業,在擴大就業、增加地方稅收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近年來,企業數量不斷增加,污染程度隨之加重,電熔剛玉生產企業因環保問題一度陷入困境。去年8月,伊川縣委、縣政府專門成立縣磨料磨具行業工作組,協同磨料磨具聯合會,多次邀請國家、省、市環評專家對該行業的發展前景進行論證分析,最后決定異地新建工業群。進入園區的偉華磨料、東方金剛砂等企業已通過國家環評。
該工業群位于縣城東南白沙鄉竇村境內,總面積42萬平方米,預計接納電熔剛玉生產企業32家,項目前期投資1.2億元。工業群建成投產后,其棕剛玉年加工能力約44.8萬噸,年上繳縣內稅金700萬元。
工業群內的企業將采用目前國內同行業最先進的除塵設施,使生產除塵率達98.5%以上。生產廢水全部回收,循環利用,不對外排放。
目前,該工業群的前期準備及“三通一平”工作已基本結束。伊龍高新、亞通剛玉、東風磨料磨具、天龍研耐、鑫祥剛玉等新進企業已開工建設。
磨料磨具產業是伊川縣民營企業的主導產業,在擴大就業、增加地方稅收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近年來,企業數量不斷增加,污染程度隨之加重,電熔剛玉生產企業因環保問題一度陷入困境。去年8月,伊川縣委、縣政府專門成立縣磨料磨具行業工作組,協同磨料磨具聯合會,多次邀請國家、省、市環評專家對該行業的發展前景進行論證分析,最后決定異地新建工業群。進入園區的偉華磨料、東方金剛砂等企業已通過國家環評。
該工業群位于縣城東南白沙鄉竇村境內,總面積42萬平方米,預計接納電熔剛玉生產企業32家,項目前期投資1.2億元。工業群建成投產后,其棕剛玉年加工能力約44.8萬噸,年上繳縣內稅金700萬元。
工業群內的企業將采用目前國內同行業最先進的除塵設施,使生產除塵率達98.5%以上。生產廢水全部回收,循環利用,不對外排放。
目前,該工業群的前期準備及“三通一平”工作已基本結束。伊龍高新、亞通剛玉、東風磨料磨具、天龍研耐、鑫祥剛玉等新進企業已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