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0年,我國汽車和船舶產量均居全球第一,使得汽車與船舶終端市場對五金工具的需求大幅增加。這給備受價格戰煎熬、利潤被日益壓縮的五金企業帶來了發展機遇。但是,中國上萬家五金工具生產...
2010年,我國汽車和船舶產量均居全球第一,使得汽車與船舶終端市場對五金工具的需求大幅增加。這給備受價格戰煎熬、利潤被日益壓縮的五金企業帶來了發展機遇。但是,中國上萬家五金工具生產企業卻并未能分享到這一盛宴。 低端產業未享“盛果” 經過幾十年的積累,我國五金行業已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國家。專家預測,由于我國五金制造水平的提高和產能的擴大,今后五年內,五金產品仍將保持每年10%以上的增長。 但我國五金工具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間更以惡性價格戰為主要競爭手段,品牌集中度較低。面對越來越同質化的產品,消費者的選擇表現出隨意性,因此價格戰在損傷企業自身利益的同時卻并沒有帶來市場份額的擴大。 中國五金聯盟主席楊映遠在日前召開的“2011中國五金行業決勝終端峰會”上告訴《第一財經日報》:“我國目前雖有上萬家生產五金工具的企業,但以中小型為主,多數還是作坊型的小企業,出貨量小,款式單一且多為低端產品,而低端產品無法符合終端市場的需求,是企業做不大的最主要原因。” 因此,五金工具企業如能抓住機遇進入汽車、船舶等終端行業,無疑為企業開辟了一大塊市場。 “此前,公司的產品價格不斷下降,但銷量一樣下滑,利潤幾乎被侵蝕殆盡。2009年我們進入船舶市場后,利潤是之前的3倍。”某船舶工具有限公司老總深有感觸地說。 但像上述能進入汽車、船舶等高端領域的五金企業僅是少數。很多企業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汽車、船舶終端市場進入壁壘高,多數中小企業無法進入。 另外,信息不對稱也是導致五金企業無法與終端市場銜接的原因。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楊新發指出:“五金企業應該及時了解我們的需求信息,很多時候都是由于信息不對稱導致的壁壘。現在很多船廠使用的工具很落后,但是船廠不需要單一的工具,而是需要成配套的工具,因此如果要進入船舶終端市場必須要有配套和精品的工具。” 產品升級整合行業資源 我國五金工具企業如何才能占領這一市場?上海汽車工業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錢祖根告訴記者:“五金工具行業要做的就是適應汽車、船舶的高門檻這種需求,實行產品升級,拿出過硬的產品。” 諾霸精密器械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曾鴻煉則認為:“五金企業要在終端市場上勝出就必須要進行研發創新,另外還要做好自己的品牌,在五金行業品牌重于渠道。” 事實上,臺灣地區同樣以小企業居多,目前卻成為五金工具制造的強者。對此,臺灣地區手工具同業公會榮譽理事長謝慶豐指出:“五金是比較低端的產業,但可以做得很高端、很環保,而且臺灣地區的五金企業不管多小都很重視技術投入,對產品的質量要求很高。” 但是,這種轉變也讓小企業面臨一個問題:沒有足夠的資金和實力搞技術研發。杭州巨星鋼盾有限公司董事長田華認為:“我們也可借鑒臺灣地區的經驗,在行業內進行聯合營銷,整合行業優勢資源,形成產業鏈,充分利用行業內的資源實現共贏。” 楊映遠認為:“行業內可組建品牌聯盟,然后聯盟通過‘對話終端’的形式,搭建終端代表和企業代表直接信息發布和溝通的平臺,探索工具行業銜接其他終端行業的對接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