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小民營機床企業大多不具備建立研發中心的實力,而研發上的薄弱又往往會成為提升自身生存能力和技術水平的瓶頸。云集了眾多中小民營機床企業的浙江省玉環縣,在這方面另辟蹊徑,在當地機床行業...
中小民營機床企業大多不具備建立研發中心的實力,而研發上的薄弱又往往會成為提升自身生存能力和技術水平的瓶頸。云集了眾多中小民營機床企業的浙江省玉環縣,在這方面另辟蹊徑,在當地機床行業協會的組織協調下,建立了企業間的研發聯盟,共建共享研發中心,不少企業還通過在上海、杭州等發達城市建立研發機構的方式吸引優秀技術人才加盟。玉環縣機床行業協會秘書長張輝祥告訴筆者,玉環縣機床企業的主要產品就目前而言還是以經濟型數控機床為主,這類產品結構性能簡單,雖然技術比較成熟,但是從產品質量和性能提升的角度以及整個產業的轉型升級來看,技術力量薄弱、研發投入不足是玉環機床產業發展壯大的主要制約因素。張輝祥表示: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已經被列入機床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之中,作為協會就是要積極宣傳和推動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爭取政府的多方面支持,鼓勵企業建立多種形式的研發機構。”
一般研發中心的建立都需要企業具有雄厚的財力和物力,而玉環縣機床企業大都是民營的中小企業,他們如何建立這些研發中心呢?張輝祥介紹說: “中小民營機床企業始終在大企業的夾縫中生存,對此,有兩點是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一是中小機床企業要比大企業有更高比例的研發投入才能保持自己的產品和技術優勢,才能在整個行業中繼續生存和發展。二是民營機床企業要堅持靈活的經營機制,加大企業資金的流動性,以便有效解決企業財力短缺的困境。”
如今,玉環縣機床企業在玉環縣機床協會的協調下,從玉環縣地處較偏僻的實際出發,找到了兩條解決研發實力不足的辦法。一是發動企業聯合建立研發聯盟,以龍頭骨干企業為主,聯合多家企業共同出資,創辦機床研究院,這是企業化運作機床研發的實體,并以此為平臺,吸引各地機床研發機構加盟,以研發項目為紐帶,建立發散的網絡化研發體系。二是鼓勵企業在各種條件都比較優越的中心城市異地建立研發機構,目前已經由4家企業分別在上海、杭州等發達城市建立研發機構,聘請并建立了研發隊伍,根據企業產品升級或者新產品開發的需要,進行設計和研發。雖然這種做法只不過是在外地租了一個辦公場所而已,但對更加優秀和有經驗的人才卻由較大的吸引力,畢竟在這種發達城市中各種條件比較方便。
對于已經建立的研發中心對玉環縣中小民營機床企業的發展影響有哪些?張輝祥表示,研發中心的建立,一是可以根據市場和用戶需要,加快新產品開發進程,為用戶提供解決方案,提升了產品的科技和服務附加值,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二是及時改進自身的生產工藝,提升了產品質量,營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鞏固和擴大市場份額。“凡是建有研發機構或者技術中心的企業,都能夠較快實現產品轉型和質量提升,企業發展的步伐比較穩健,如坎門機床廠和浙江海德曼公司,已經成功實現產品結構向中高端升級。”
對于玉環縣機床協會及政府在企業建立研發中心的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張輝祥表示,政府所起的作用主要是政策的引導和支持,鼓勵企業加大投入。協會的作用主要是宣傳推動,同時利用一些渠道搭建溝通聯系的橋梁。“我們協會正在向縣有關部門提出意見,在發達城市建立的研發機構要視同于在本地建立的研發機構,一旦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和資質,根據縣里的相關政策,向縣里提出申請補助和獎勵。”
據了解,玉環縣中小機床企業建立研發中心的模式在其他地區和其他行業也有類似做法。在筆者走訪的浙江省臺州市的多家中小機床企業也有類似的科研機構,在異地建立了研發中心,并外聘多名經驗豐富的技術顧問在異地開展研發工作。民營機床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找到了適合自己生存和發展的道路,也許將會有更多類似的研發機構在中小機床企業建立和發展,并有效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和推動企業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