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江西是全國有色金屬資源大省。近年來,江西有色金屬工業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思路,充分發揮資源和區位優勢,從更高的起點、更寬廣的視野確立江西有色金屬工業發展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戰略,...
江西是全國有色金屬資源大省。近年來,江西有色金屬工業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思路,充分發揮資源和區位優勢,從更高的起點、更寬廣的視野確立江西有色金屬工業發展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戰略,走集約發展、內涵發展、綠色發展、高效發展的道路,實現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由有色工業大省向有色金屬工業強省的戰略轉變,在江西科學發展、綠色崛起中作出更大貢獻。 走集約發展道路,從根本上改變“點多面廣”的格局,提高有色資源的集中度
長期以來,在多種因素影響作用下,江西省有色金屬開采形成了國家、省、市、縣及個人一起上,“多、小、散、亂、差”的發展格局。企業“點多面廣”,資質參差不齊,有的開采技術設備落后,搞掠奪式、野蠻式開采,嚴重浪費資源、破壞環境,危及礦工生命安全。
針對這種情況,江西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大對礦業整治力度,堅決嚴厲打擊非法開采行為。通過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加大對資源整合力度,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通過近年的資源整合,江西省有色行業的資源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目前,江西銅業集團、江西鎢業集團和贛州稀土集團占有了絕對的資源優勢。其中,江西銅業集團保有資源儲量占全省銅資源儲量的95%;江西鎢業集團占有全省黑鎢礦保有資源儲量的60%;贛州稀土集團占有全省稀土資源儲量的90%。
走內涵發展道路,嚴格控制開采總量,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
發展有色金屬工業必須遵循客觀經濟規律。產能產量的盲目擴張,不僅過度消耗和浪費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而且勢必引發產品供過于求,價格大幅下跌、市場無序、惡性競爭等問題。而且,有色金屬金屬的過度開采,給江西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制約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江西省具有絕對優勢的鎢資源,開采量和銷售量均占全國第一,應該發揮更多的調控市場價格的作用。江西省為保護寶貴的稀有金屬資源,近年來,提出了“采礦減兩成、效益翻兩番”的發展要求,引導鼓勵大型企業兼并小企業、整合資源,努力通過改革開采方法、采用先進采選技術和設備等途徑,努力提高資源綜合回收率,同時引導企業延伸產業鏈,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產品附加值,江西鎢產業走出了一條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產業科學發展的路子,2004年以來,鎢產量下降三成多,但效益卻增加6倍多。
走綠色發展道路,大力整治和保護生態環境
江西銅業集團樹立新的發展理念,形成了新的產業。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江銅就拋棄了“資源—產品—廢棄物”的傳統觀念,引入了“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再生產品”的新理念。
1993年以來,江銅一直致力于運用高新技術“以廢治廢,變廢為寶”,建立了多條新的生態產業鏈。江西銅業集團在資源利用、節能降耗、環境保護、經濟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僅“變廢為寶”一項,一年多收30多億元。江銅礦山探明的銅礦石中含有伴生硒、碲、錸等二十多種元素,在采選銅礦后,廢渣如果直接排放,不但浪費資源,還會對土壤、水質產生嚴重危害。江銅立足技術創新,在廢渣的利用上走出一條“科技成果—產品開發—技術改造—產品升級—產業化”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江銅集團貴溪新材料公司經過七年的科技攻關和技術革新,形成了年產2噸錸酸銨的生產能力,年創造利潤達5000萬元以上,而企業的固定資產投入僅300萬元。
如今,江銅正在開發高純化硒、碲、鉍等高新技術產品,以延伸產品鏈條,實現江銅稀貴金屬產品的新一輪升級。為了減少廢氣排放污染空氣,江銅建成煙氣制酸系統,回收二氧化硫,每年回收二氧化硫制酸110萬噸,增加產值3億多元。面對目前較為嚴峻的能源形勢,江銅所屬的貴溪冶煉廠,利用閃速爐冶煉時產生的余熱發電,每年可發電1億Kwh,相當于該廠外購電的11%,通過提高對余熱的綜合利用率,江銅在兩年后耗煤將不超過3萬噸,比現在減少7萬噸。冶煉過程中的廢渣也通過二次選礦,每年從中提取銅8000噸。
走產業化發展道路,建設我國重要的有色金屬新材料工業基地
江西根據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分布的特點,以資源為依托,在贛州建設國家鎢、稀土新材料科技興貿出口創新基地,在宜春建設亞洲鋰都,在鷹潭建設“世界銅都”,在南昌建設有色金屬新材料基地,通過近年來的建設和發展,企業集群、產業集聚效應突顯。
贛州已成為全國鎢和稀土冶煉產品的主產區和集散地,世界知名的硬質合金、稀土永磁材料及永磁電機產業基地,2009年,鎢、稀土產業產值分別占全國的30%和40%以上。
宜春被授予國家鋰電新能源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已引進國威國際集團、美國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等鋰電及鋰電相關企業25家,簽約資金150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5個,另有比亞迪汽車等56個項目正在洽談,聯威新能源、福斯特新能源、江特鋰電、贛鋒鋰業等5個項目正式開工建設,有兩家已投產。
2009年,鷹潭市銅加工企業發展到88家,實現銅產品產量190萬噸,其中電解銅80萬噸,銅材加工110萬噸、增長10%。
南昌有色金屬新材料基地,依托南昌高新區的江銅產業園區,以銅基合金、稀散金屬加工為基礎,建成銅精深加工及新材料基地;依托南昌硬質合金有限公司和百利精密刀具公司,打造江西稀有金屬工業重要的深加工基地。通過3-5年的發展,這幾個有色產業基地有望建成千億元的有色產業。
信息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