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年二季度以來,我國機床行業銷售形勢急轉直下,很多企業銷售大幅度下滑,機床行業連續8年高速增長的勢頭好像走到了盡頭。市場出現分化機床企業銷售的下滑并非全行業的,主要是通用機床和中小...
今年二季度以來,我國機床行業銷售形勢急轉直下,很多企業銷售大幅度下滑,機床行業連續8年高速增長的勢頭好像走到了盡頭。
市場出現分化
機床企業銷售的下滑并非全行業的,主要是通用機床和中小型機床下滑嚴重,而專用機床和大型機床影響不大。
據了解,以生產齒輪磨床為主業的秦川機床、以生產螺紋磨床為主業的漢江機床、以生產臥式加工中心為主業的廣州宏力業務幾乎沒有受到多大影響,說明并非全行業形勢不好。這幾家廠的特點是產品比較專業,技術門檻比較高,行業知名度比較高。
相較而言,中小型車床、數控車床和立式加工中心下滑最為嚴重。因為這兩種機床占數控機床的比重最大,以數量計至少占70~80%,所以造成機床行業總體下滑的局面。
下滑最為嚴重的在數控車床和立式加工中心領域,產能嚴重過剩。機床行業經過近十年高速發展,已經改變了十年前的格局。在中低端機床領域,機床(包括數控機床)好像沒有技術可言,隨便找幾個人,甚至連圖紙也沒有,就可以生產數控車床和立式加工中心。這種一哄而上的做法,對行業的發展是極為有害的。國內主要的幾個以生產車床為主的大型國有企業,產量也是大得驚人,甚至做到了世界前十名的水平。
滾動功能部件產業面臨考驗
由于占產量最大比例的通用數控機床的銷量大減,滾動功能部件行業的銷量肯定會有一定下滑,滾功能部件行業將會受到很大影響。國產滾動功能部件(不含臺灣)總銷量和市場份額雙雙下降。
滾動功能部件行業這些年的發展也是中國機床行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有點像中國的車床行業。新增了很多絲杠廠,骨干企業都制定了很宏偉的增加產能的計劃,實際產能也增加很多。問題的關鍵是產能的增加只是簡單的數量增加,產品的檔次、品種增加不多,產品的美譽度增加不多。
目前對行業沖擊最大的應該是臺灣品牌產品。據對一些非機床行業的機械制造類企業的調查顯示,許多企業的滾動功能部件均采用臺灣產品,說明臺灣企業的銷售能力非常強大。加工中心用的滾動功能部件,臺灣產品的市場占有率處于絕對領先水平,這種趨勢沒有改變的跡象。總的來講,國產滾動功能部件的市場占有率有下滑的趨勢。
搶占高中檔產品的市場份額
在市場總量和市場占有率雙下滑的局面下,提高市場占有率是轉危為安的唯一選擇。如何提高市場占有率?由于總需求量下降,想通過獲得市場的增量部分來提高市場占有率,行不通。只有從其他廠家手中搶份額才可能實現,搶的是中高檔產品的市場,就必須生產出中高檔的產品,結論不言而喻。
國產絲杠導軌與日本、德國和臺灣產品的差距在兩方面。一是產品的設計水平的差距,很多企業沒有先進的三維設計軟件,無法設計出好的反向器結構,或者有的企業就沒有設計能力,只是買別人的反向器,產品同質化嚴重。二是沒有先進的加工設備,加工工藝沒有創新,有些企業還是在用大量的普通機床生產產品。沒有先進設計,先進的工藝和設備,怎么能生產出先進的產品。據了解,THK和銀泰公司用的砂輪和大陸的都不一樣,說明我們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