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地方版產業規劃密集出臺,涉及投資額動輒上萬億元。市場人士指出,由地方政府主導的新一輪投資潮來臨。據不完全統計,7月以來已公布的地方投資計劃涉及金額約7萬億元,遠超2008年中央政府的4萬億投資計劃。
8月20日,廣東全省實施廣東海洋經濟綜合試驗區發展規劃工作會議在廣州召開。當日,廣東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充分發揮海洋資源優勢努力建設海洋經濟強省的決定》以及五個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總計提出177個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過萬億元。
同樣在8月20日,重慶市政府發布工業領域主要產業三年振興規劃,“十二五”期間,全市工業將累計投入1.5萬億元,建成7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和30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工業總產值突破3萬億元。七大產業包括電子信息、汽車、先進裝備制造、綜合化工、新材料、能源、消費類制造等。
據媒體報道,近日,貴州出臺3萬億元生態旅游投資計劃。根據規劃,3萬億元的投資計劃將在未來十年內完成。
8月13日,在黑龍江省政府新聞辦緊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關于促進全省工業經濟穩定增長的若干政策措施》公布?!洞胧分荚诠膭钇髽I增加生產、幫助企業開拓市場、緩解企業資金壓力、減輕企業負擔。
有些地方雖然沒有出臺政府文件,但是也發布了重點投資項目。7月26日,湖南省長沙市對外宣布,2012年重大推介項目195個,總投資額達8292億元;8月12日,山西省投資促進局有關人士在第四屆能博會新聞發布會上稱,本屆能博會簽約金額超萬億元。
經濟學家趙曉:投資計劃會加重產能過剩
首先,地方版“4萬億”投資計劃缺乏合理的微觀經濟基礎。
世界經濟整體下滑,中國出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以出口為主的制造業面臨生存困境;其次,人力成本、土地成本、資源成本快速上升,中國的比較優勢逐漸壓縮,企業利潤大幅下滑。在上述因素聯合擠壓下,企業自主投資動力嚴重不足,產業升級和工業化進程速度明顯減弱。也就是說,出口、工業化和城市化這三者之間的鏈條出現了問題。
其次,地方版“4萬億”投資計劃會加重產能過剩。
與上一輪中央主導的 “4萬億”投資計劃具有統籌安排、系統協調等優勢相比,此次地方版“4萬億”投資計劃整體投資不可避免地存在重復建設、產能過剩、加重金融風險等隱患。據相關統計,2009年推出的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已經造成了20多個行業的產能過剩,鋼鐵、水泥、多晶硅等行業尤為嚴重。在世界經濟形勢仍不明朗的情形下,這意味著目前這一輪周期釋放的過剩產能難以被快速消化,中國經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可能都將處于去庫存、去杠桿化的階段。
最后,地方版“4萬億”更嚴重的一個隱患是會進一步惡化地方政府負債。
到2010年底,全國省市縣三級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為10.7萬億元,占全國GDP和地方政府綜合財力的比重分別為26.93%和70.45%。這還不包括鐵道部、國家電網、國家開發銀行等具有相當政府功能的企業背負的“或然負債”。社科院發布的金融藍皮書測算,2011~2013年地方債務進入償債高峰期,到2012年,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償債率將超過20%警戒線,達到26.6%,一直到2014年才能回落到警戒線下。而此次的地方版“4萬億”會使得地方債務償還雪上加霜。
部分省市政府投資計劃
日期 省份/城市 金額主要措施
7月23日 貴州未來10年3萬億
7月25日長沙 今年8292億
8月7日 廣州下半年2000億
8月14日長春今年20億
8月20日重慶未來5年1.5萬億
8月20日山西未來幾年2萬億
8月20日廣東未來5年過萬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