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舉行的備受人們關注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胡錦濤總書記在會議報告中提出,要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并從諸多方面闡述了這一政策方向的具體實施措施...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舉行的備受人們關注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胡錦濤總書記在會議報告中提出,要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并從諸多方面闡述了這一政策方向的具體實施措施及重要性和必要性。作為一直以來被政府和國家環保部門公認的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磨料磨具行業必然再次感受到強烈的環保政策壓力,為已經在經濟寒冬中掙扎的磨料磨具企業再添霜雪。
磨具磨料市場
此次的報告不再單獨提及環境保護,而是把環境保護、資源節約、能源節約、發展可再生能源、水、大氣、土壤污染治理等等一系列事項統一為“生態文明”的概念,并且上升到空前的高度——作為整個報告十一個部分中的第八部分被單獨強調。環境保護在十八大報告中的地位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表明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發展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政府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立場已經非常堅定。
淘汰冶煉爐只是一個信號
十八大會議結束一周后,國家工信部在11月23日發表了“公開征求對《關于促進耐火材料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在“意見稿”中明確指出要嚴格控制耐火材料總量,大力推進節能減排、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組,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業集中度,實現規模效益,加強自主創新,加快技術改造,保護生態環境,提升發展質量等產業發展指導思想。并且在淘汰落后產能實施工作方面,要淘汰冶煉棕剛玉和白剛玉的固定爐,變壓器功率低于4000千伏安的棕剛玉傾倒爐,變壓器功率低于3150千伏安的白剛玉傾倒爐等落后生產設備。
其實早在以前很多次的采訪中,筆者曾就磨料磨具行業的環保問題采訪過多位經濟分析師。其中山東魯信高新技術產業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梁志宏預測說,以往以能源、資源、人力優勢賺了錢的投資者將逐漸不再有優勢,國家對環保政策的力度會越來越大,對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的支持會逐漸增加。換句話說,磨料磨具企業需提前做好環保措施,不然就會處于被動,甚至遭遇淘汰。十八大上“生態文明”建設的提出就是姍姍而來的佐證。
從生態方面來說,磨料磨具行業歷來是高能耗高污染的重災區,特別是近年來各地中小企業快速發展,大量土制設備和落后工藝的應用,造成的高能耗和環境污染更趨嚴重,己經達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國家加大了生態保護的力度,分解到各行各業及各區域,具體進入到磨料磨具領域,環保政策必然更為嚴格。這種嚴格發展到一定階段,甚至可能會上升到決定磨料磨具企業能否生存下去的層面。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因為政府征地、統一規劃、清潔生產等原因,磨料磨具企業搬遷停產的例子在山東、河南、貴陽等地陸續上演。這些例子可能是未來國家以強制的方式進行生態保護的一個信號。磨料磨具行業走節能減排之路,提高產品質量,已經亟不可待。
“變節”求生幾家樂幾家憂
“意見稿”發表后,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磨料磨具分會在12月6日緊急召開了“白剛玉重點企業座談會”,召集國內部分磨料磨具企業商討應對之法。磨料磨具行業專家委員會主任戴紅軍強調:“在2005年時,政府也曾一度推廣使用3150千伏安以上的傾倒爐,淘汰生產白剛玉所用的固定爐。但是,當時國內生產白剛玉的企業只有極小部分符合標準,在協會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終于使政府在最后階段更改了將要出臺的政策。這一次的‘意見稿’再次延伸到磨料磨具行業,可見淘汰落后設備、促進行業企業轉型升級是不可逆的大趨勢。”
白鴿磨料公司磨料營銷中心總經理趙干生在會議上發表意見談到:政府此次出臺意見稿,旨在控制白剛玉產能過剩的本意是非常好的,但是如何真正達到促進白剛玉產業健康發展這個目的,手段還是值得商榷的。對部分生產企業來說,大爐子不經濟,生產工藝難控制,更需要小爐子冶煉一些特種產品。所以,不能簡單地用變壓器的容量來衡量技術是否先進,而且現在也不能從技術上去證明大爐子比小爐子在技術指標還有經濟指標上有優勢。顯然,政府出臺這些政策的用意很好,但是具體實施方法卻不太符合目前現狀。
山東魯信高新技術產業有限公司的總工程師梁志宏在會上發言也認為一概而論地淘汰固定爐不太合適,要使政府注意到磨削領域剛玉的特 殊性和重要性。并說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有一些新的白剛玉產品(例如合金剛玉),雖然需求量不大,但是針對航天航空等某些領域卻很重要,這些新產品沒辦法用大爐子冶煉,只能用小爐子生產。還特別指出國內白剛玉企業在生產白剛玉時普遍會遇到的技術問題,國產氧化鋁的氧化鈉含量比較高,使用固定爐能更好的除去雜質,提升產品質量。
環境固然一直是磨料磨具產業的一個硬傷,但如果部分企業如“意見稿”所要求,在政府強制實施的壓力下不得不淘汰相對落后的工藝,拆除部分工藝和設備,問題是,新的工藝是否能頂上來?新工藝是否能滿足市場需求?新工藝在技術改進上需要的大量的資金投入企業能否負擔得起?
卻沒有人能給一個確切的答案!
練內功需做好環保文章
當然了,在節能減排政策下,面對環境污染問題也有一些企業確實將“節能”、“治污”作為發展的大事情,比如一些涂附磨具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空氣粉塵污染和工業廢水等,給環境帶來了污染和破壞,隨著國家節能減排任務的下達,一些涂附廠家紛紛上馬綠色經濟生產線,實現了清潔生產。但從2012年國家政策形勢來看,隨著環保要求的提高,中小企業的“環保路”將會比較漫長。尤其從十八大所透露的環保信息來看,2013年國家對涂附磨具和普通磨具的節能減排政策必然會更加具體。“幾家歡樂幾家憂”在即將到來的新一年必將上演的更加生動。
話說回來,國家的環保政策到底是一件好事,企業作為社會一員,其生產和發展要基于環境的和諧,和社會的和諧。只有遵循和諧原則,企業也才能生存和發展。十八大將環保理念上升到黨的綱領性文件,雖說對磨料磨具企業的壓力大了,從另一方面來看,也是活路和出路。
目前磨料磨具行業最大的難題是需求不足、出口受挫,其次就是創新不足,市場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在危機中停產的小廠家眾多。政府加大調控力度,并在眾多的調控政策中增加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其實對想要發展壯大的磨料磨具企業來說不失為一個大浪淘沙、脫穎而出的好機會。面臨危機,企業如果從長計議,下功夫在節能環保上做好文章,謀求清潔能源的使用和清潔生產技術的改進,為下一輪的發展做好準備,當“峰回路轉”時,必然擁有非常龐大的市場需求。十八大提出的“生態文明”實際上是在倡導各行業去尋找并發展市場龐大的“綠色需求”。如果磨料磨具行業企業加大自主創新,盡快將產品“變綠”,市場前景是很樂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