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為貫徹黨的十八大及三中全會精神,分析汽車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總結推進轉型升級的階段性工作,研討結構調整、技術創新、品牌建設等重點問題,12月5~6日,“中國汽車產業轉型...
為貫徹黨的十八大及三中全會精神,分析汽車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總結推進轉型升級的階段性工作,研討結構調整、技術創新、品牌建設等重點問題,12月5~6日,“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推進大會”在京召開。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出席會議,并就新形勢下做強中國品牌汽車、抓住機遇發展新能源汽車、促進兩化深度融合等問題作了重要講話。
加快推進轉型升級 用15~20年實現汽車強國目標
中國機械聯合會(以下簡稱”中機聯“)會長王瑞祥指出,目前汽車行業轉型升級存在整體創新能力不足、產業鏈發展尚不完善、節能減排任務艱巨、中國品牌汽車發展壓力巨大、國際化水平相對較低等主要問題。
他提出,下一步深入推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總體思路是:以深化改革和自主發展為指導原則,以結構優化產品升級為主攻方向,以自主創新、做強中國品牌為突破重點,以節能環保和國際化發展為重要導向,以構建和諧汽車社會為產業責任,加快推進產品產業結構由量的增長為主向質量效益型增長轉變;產業技術創新由技術外源型向創新引領型轉變;產業運作模式由以本土為主向國際化發展轉變,建立創新驅動、內生增長、集約高效、環境友好的產業發展機制,實現汽車與相關產業的良性互動發展,發揮汽車產業的帶動作用,為建設汽車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王瑞祥表示,汽車工業力爭用15~20年左右時間實現強國目標。汽車強國目標的四個標志是:科技創新能力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強、綠色發展能力強、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地位和帶動作用強。
會上,中機聯提出了到2020年我國汽車工業在產業運行、產業結構、科技創新、兩化融合、節能環保、循環經濟和競爭能力的具體階段性指標。
指標包括,零部件再制造形成規模,產值達到100億元以上;中國品牌轎車占國內市場份額達到40%左右,汽車出口(含海外生產銷售)占汽車工業總產量的15%以上,摩托車出口占總產量的40%,零部件形成以進入國際汽車配套體系為主的格局,形成一批世界知名跨國公司和產品品牌,兩家以上的企業集團進入世界汽車企業前十位。
“中國汽車產業聯盟”即將成立
會上,提出了成立“中國汽車產業聯盟”的建議。
據中汽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介紹,中國汽車產業聯盟將重點圍繞四方面開展工作:一是搭建跨行業協同創新平臺,促進跨領域、跨行業的重大技術創新、相關標準規范制定等方面交流與合作;二是開展關聯性重大課題研究,組織對制約汽車及關聯產業發展、汽車社會建設等系統性重大課題進行研究,積極影響國家相關政策制定;三是促進走出去戰略協同,利用有效國際交流平臺,推進相關產業與汽車整車、零部件在走出去方面的聯動,拓展汽車及相關產業在國際市場發展空間;四是促進和諧汽車社會建設,汽車行業和相關行業聯手,促進車用清潔能源發展和汽車節能減排,促進智能交通發展、相關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形成汽車社會發展的良好環境。
王瑞祥在總結講話時指出,為實現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靠傳統的汽車工業單槍匹馬已經不可能,目前從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和上下游相關產業的發展看,推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大家必須齊頭并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