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核心提示:在伊川縣,大大小小的磨料磨具生產企業有百余家。當不少企業正為業績下滑、產品層次過低、節能減排壓力過大而焦頭爛額時,東風磨料磨具有限公司不減產、不裁員,馬不停蹄地加碼生產。...
核心提示:在伊川縣,大大小小的磨料磨具生產企業有百余家。當不少企業正為業績下滑、產品層次過低、節能減排壓力過大而焦頭爛額時,東風磨料磨具有限公司不減產、不裁員,馬不停蹄地加碼生產。

工人正在趕制砂輪
在伊川縣,大大小小的磨料磨具生產企業有百余家。當不少企業正為業績下滑、產品層次過低、節能減排壓力過大而焦頭爛額時,東風磨料磨具有限公司不減產、不裁員,馬不停蹄地加碼生產。
法寶是啥?“洛陽市高性能研磨材料工藝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就設在我們廠里。”該公司老總石鐵栓道出自己的秘訣。
最“豪華”的地方,是公司實驗室
昨日,記者到東風磨料磨具有限公司采訪。與其他公司不同,該公司最“豪華”的地方不是領導辦公室,而是實驗室。動輒數萬元、數十萬元的科研儀器和裝有各類化學試劑的瓶瓶罐罐,讓人眼前一亮。
磨料磨具是工業的“牙齒”,最常見的莫過于砂布、砂輪,被廣泛應用于機械加工磨削銑刨工藝。有人說,磨料磨具行業的起伏往往能代表工業發展水平和速度。
工業的快速發展,帶來了磨料磨具行業的井噴,得益于豐富的鋁礬土資源,我市成為全國傳統的三大磨料磨具生產基地。如今,隨著經濟危機持續蔓延和裝備制造業對工具精度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磨料磨具行業面臨重新“洗牌”。
“按照傳統生產工藝,鋁礬土經過高溫融化、結晶破碎和嚴格篩分,制成了粒度各異的磨料。”石鐵栓坦言,和大多數企業一樣,1986年起家的東風磨料磨具有限公司也是從最簡單的工藝起步。
石鐵栓認準一個道理:市場是公平和殘酷的,先人一步,就會風光無限;與人同行,勢必爭得你死我活;落后于人,就等著停產關門。所以,在實驗室投資上,他從沒有吝嗇過。
利潤再低,科研經費也不“打折”
趙鋼強是東風公司的老職工,在他的記憶里,公司僅破碎加工工藝就改進了3次——從棒磨機改良為對輥機,再改進為球磨破碎機,到如今采用了最新的BMK工藝。磨料的粒度形狀也由針狀、片狀改良為六邊立方體,切割磨削性能更加優良。與此同時,冶煉、酸洗等“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工藝,也在科研實力的支撐下不斷被改進或廢除。
“科研投入非常考驗企業的魄力,一旦推出科研成果,市場和利潤都將隨之而來。”趙鋼強說,近幾年,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利潤率也低得可憐,但公司每年投入研發的費用都不低于200萬元。
公司先后與河南工業大學、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涂附磨具行業協會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充分利用科研院所設備和人才優勢、企業實際生產經驗、行業信息優勢等,積極投身于新產品研發。
在科研領域舍得花錢,也讓東風公司嘗到甜頭。早在2004年,公司就完成國內第一條隧道煅燒窯爐的安裝調試,成功開發出中高溫煅燒棕剛玉磨料及鍍銥磨料,跳出了白熱化競爭的“大熔爐”,搶得市場先機。2011年,公司實驗室被評為“洛陽市高性能研磨材料工藝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專門研發涂附磨具用復合磨料、無機高分子研磨材料、堆積磨料等,為全市相關企業提供產品設計、質量檢測、技術咨詢和轉讓等服務。2012年,東風公司被我市認定為“小巨人”培育對象、上市后備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