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有當地群眾向本報舉報,反映陜縣原店鎮寨根村境內有數十家剛玉廠長期扎堆生產,日夜排放有毒氣體和粉塵,嚴重污染當地環境,對村民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嚴重危害,雖然多次向環保部門反映,卻...
近日,有當地群眾向本報舉報,反映陜縣原店鎮寨根村境內有數十家剛玉廠長期扎堆生產,日夜排放有毒氣體和粉塵,嚴重污染當地環境,對村民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嚴重危害,雖然多次向環保部門反映,卻一直得不到治理和改善。針對群眾反映的這一情況,本報記者到實地進行了調查。 現狀:昔日山清水秀的小山村,如今已成“仙境”
12月5日雖然不是大晴天,卻也溫度適宜、空氣清新。在知情人的帶領下,記者驅車沿陜縣縣城通往張汴鄉的鄉村公路一路向南,大約行駛五六公里,在山腰的右側出現了一條岔路口。沿著這條并不寬敞的水泥路行至山頂,眼前的景象讓人觸目驚心。只見嶺下的山坳里煙霧蒸騰,數十棟廠房和煙囪不規則的散落在這里,一股股灰白色的煙霧從巨大的 煙囪里冒出,在山坳里彌漫,無法消散,對面山坡上的村落和農田也變得影影綽綽,無法看清,宛如神話里的“仙境”一樣。


記者沿公路向山坳下面行進,路面坑洼不平,多處塌方斷裂,記者的車輛多次被磕到底盤。走到近前,記者發現,這些都是剛玉生產企業,有的掛著“XX剛玉廠”或“XX剛玉有限公司”牌子,有些干脆沒有任何標識。隆隆的機器聲震徹山谷,巨大的車間里火焰熊熊,嘶嘶的冒著白氣,運送礦石的車輛來來往往,一派繁忙景象。
走訪:村干部和群眾說法大相徑庭
記者走進村子,發現村子里冷冷清清,少有村民走動。記者走進了一家大門洞開的村民家里,一位50多歲的中年人正在吃飯。這位中年人十分警覺,接連追問記者的身份,當記者亮明身份后,該男子說,我們村子是寨根村二組胡家村,村民安居樂業、生活幸福。當問及這些剛玉廠有無污染,村民生活是否受到影響時,該男子說,這些廠子都經過嚴格地環保驗收,沒有任何污染,對村民也沒有任何影響。記者告訴男子,不要有任何顧慮,有什么情況盡管說,該男子連忙說沒有顧慮,確實是實話實說。
從中年男子家里出來,記者又來到與其相隔一戶的村民家里,一名中年婦女正在院子里收拾家務。記者向她了解剛玉廠的情況,該婦女說,“你們是不是剛去了那一家?我看見你們從他家出來。他是我們二組的組長,也是我們村的首富,家里有兩臺挖掘機,都在坡下的剛玉廠干活,他肯定不會說剛玉廠不好”。記者問,“那這些剛玉廠到底對你們有沒有影響呢?”這位婦女說,“影響?那影響可就大了!每天早上起來,平房上、石板上、包括樹葉上都是一層白色的粉末,一天到晚刺鼻的氣味讓人頭昏腦脹,就算大晴天,晚上也看不見月亮,村子常年都是霧蒙蒙的”。記者又問,“那對莊稼和果樹有影響嗎”?婦女說,“影響非常嚴重!我們村子多年來都是靠果樹生存的,自從這些剛玉廠來到這里,我們的果樹產量越來越低,優質果現在已經徹底沒有了,往年像一個四口之家每年一般都能收獲蘋果三四萬斤,現在只能收四五千斤,而且果子的色相也不好,同樣的套袋果,人家張汴的蘋果能賣到一塊五六一斤,而我們的果子只能賣到七八毛一斤,而且還不好賣。自從這些剛玉廠來到這里,我們的果樹腐爛、病死率也越來越高,結的果子也越來越小,口感也不如以前。如果你們想了解,我可以帶你們到山坡上的果園看看”。
記者跟隨婦女沿小路往山坡上走,沿途看到路邊的野草上都粘附著一層灰白色的東西,用手擦不掉;散落在路邊的蘋果樹上,還掛著零星的果實,這些蘋果只有核桃大小,色澤灰暗。婦女邊走邊說,“這些年我們村得呼吸道疾病的人越來越多,好多都是四十多歲五十多歲就去世了。我們村的胡美龍(音)去年發現得病,淋巴結上的病,沒多久就去世了,只有四十歲出頭”。婦女指著路邊的一個蘋果園說,“這就是胡美龍家的果園,他去世后果園沒人打理,你看現在都荒了,這片果園也徹底毀了”。記者跟隨中年婦女來到了靠近山頂的一個大蘋果園,發現地頭堆放著許多剛砍下來的手腕粗細的蘋果樹枝,婦女介紹說,這些都是枯死和腐爛的樹枝,每年都會有蘋果樹枯死被砍掉。記者看到,園子里有許多蘋果樹已經徹底干枯,還有些蘋果樹部分枝椏已經枯死。記者問,“目前有多少家剛玉廠在這里建廠生產?已經存在幾年了?”婦女說,“目前可能有二十七八家吧,已經存在七八年了”。“這些企業每年有沒有對你們進行補償呢?”“沒有,一點補償都沒有!”“這種情況你們沒有向有關部門反映過嗎?”“反映過好多次了,但都是不了了之。”
思考:如此多的污染企業扎堆生產,有關部門是否有人監管?
剛玉,是一種礦物學名稱,主要用于高級研磨材料、手表及精密機械的軸承材料,是由鋁礬土礦石經礦爐高溫提煉而成。在煉制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氣體和粉塵,對環境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原店鎮寨根村位于陜縣縣城南面的山坳中,地勢封閉,空氣不易流通,如果不親臨現場,根本發現不了這些污染源的存在。如此多的剛玉廠在這里扎堆建廠生產,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不會毫不知情。是什么原因能夠容許這些污染企業隱藏在山溝里?是地方保護還是利益驅使?是什么原因導致屢次舉報毫無結果?是否有人考慮和關心過附近村民身心健康和財產損失?記者呼吁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認真踐行群眾路線,切實以群眾的健康和利益出發,鏟除這些污染源,還村民一個山清水秀的生產生活空間。
附近村民質疑陜縣環保部門不作為。事態如何發展,記者將繼續跟蹤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