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主辦的“2014—2015中國經濟年會”21日在北京召開。會議以“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主辦的“2014—2015中國經濟年會”21日在北京召開。會議以“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改革、開放、創新”為主題,學習和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探討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規律與特征。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曾培炎出席會議并致辭。曾培炎指出,“新常態”是一個含義豐富的重要表述,是對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中國經濟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在這個時期,我們需要“改造老路、開拓新路”,從一味追求數量擴張邁向更加注重質量提升的發展階段,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邁向中上等收入的臺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朱之鑫、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彭森、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等立足國內外經濟形勢,圍繞“改革開放、創新驅動發展”兩大主題發表見解。與會專家認為,當前必須著力推進改革、開放、創新三項關鍵任務,繼續用好改革開放這個法寶,同時根據經濟轉型發展的新要求,與時俱進地把創新提到更重要的位置上來,三者相互關聯,互為支撐,共同實現我國經濟“新常態”發展目標。
對明年即將編制的“十三五”規劃,與會專家紛紛獻計獻策。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張國寶指出,“十三五”期間國家必須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建議,應用改革的方式規劃好“十三五”期間的投資問題。專家們表示,“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五年,需要我們主動把握機遇,實現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再融入”、中國經濟素質的“再跨越”。
“中國經濟年會”是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發起主辦的年度高端經濟研討活動。會議通過盤點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為國家宏觀經濟決策以及社會各界協力推動中國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提供意見與建議。
有關政府部門領導、專家學者和企業家代表近300人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