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案例一:花錢買“名”促銷量對于一個公司或企業來說,公司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如何,往往決定著公司的生死存亡。然而,一個公司要在消費者心中樹立起地位并不是一件輕...
案例一:花錢買“名”促銷量對于一個公司或企業來說,公司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如何,往往決定著公司的生死存亡。然而,一個公司要在消費者心中樹立起地位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除了要做廣告外,還要進行其它宣傳活動,甚至有時還要花錢買“名”。
比如,一些體育運動的贊助公司雖然是花了一些錢,但卻能在廣大消費者中“買”到名譽,對公司的經營會起到良好的效果。1984年4月,健力寶公司的產品健力寶飲料剛剛試制成功,還談不上廠房設備。總經理李經緯聽說亞洲足聯要在廣州白天鵝賓館舉行會議,便借用飲料研制單位的易拉罐生產線灌注了100箱健力寶飲料,趕到亞足聯會議上亮相,請代表們品嘗。緊接著,第23屆奧運會在美國洛杉磯舉行,李經緯又把一批罐裝健力寶運往美國。中國運動員飲用后,效果奇佳。伴隨著15塊金牌的獲得,健力寶也成了各國新聞記者的宣傳對象。日本《東京新聞》報道說:“……在中國隊加快出擊的背后,有一種‘魔水’在起作用,運動員飲后,精力就馬上充沛了,這是一種新型飲料。”從此,“中國魔水”成了健力寶的美稱,聲譽鵲起。1985年,國家女排飲健力寶后,反應甚佳,消息傳開,乒乓球、舉重、跳水等12支運動隊也強烈要求飲健力寶。國家體委訓練局與李經緯洽商,能否長期免費提供飲料。當時,健力寶廠剛投產,全年銷售額還不到100萬元,免費供應飲料,意味著每年增加24萬元的開支,弄不好廠子就得傾家蕩產。李經緯想,24萬元對工廠是筆不小的開支。可是代表國家實力的12支運動隊都飲用健力寶,在國內外征戰中能產生多么巨大的宣傳效應。這個剛剛問世的飲料產品,不出幾個月,國內外前來簽訂貨合同者大增,健力寶廠得到的不僅遠遠超過24萬元的贏利,而且還使他們懂得了花錢買名就是“買”財,宣傳效應能夠轉化為經濟效益的道理。
花錢買名,關鍵是要確定在哪些方面花錢,才能買到名。另外,還要舍得花錢,花錢買到了名,也就是買到了財。健力寶飲料的成功之路,也許讓我們領悟了其中的一些道理。
案例二:經營者“以形服人”
經營者的生存,最終以產品價值的實現為前提,以破壞性試驗、功能性展銷等方式達到征服用戶的目的。因此,在市場舞臺上,經營者要時刻把握它的運動趨勢,采取不同的營銷策略。
1986年,江蘇省射陽縣沙發床墊廠生產一種“蘇鶴牌”席夢思床墊,初時銷售冷落,寂寂無聞。當年11月,廠供銷人員把產品運到馬鞍山市,鋪在大街上,當眾用一輛載重10噸的卡車碾壓,而毫無損害,頓時名噪全市。于是不到半年,“蘇鶴”暢銷上海、南京、無錫等幾十個大中城市。
聞名遐邇的世界名表“西鐵城”問世之初并沒受消費者賞識。如何打開這一局面呢?常用的廣告宣傳與雄踞世界手表業霸主寶座百年的對手競爭,一時難以奏效,必須用重型炸彈才能攻進這一堅固的城堡。
于是,“西鐵城”發出一條令人咋舌的消息:某時將有一架飛機在某地拋下一批手表,誰撿到歸誰。果然,時刻到了。一架直升飛機飛臨好奇而來的人群上空,在百米高處向就近空地上撒下一片“表雨”,人們爭奔過去撿表,發現這些“大難不死”的手表居然走動正常,無不為這些表的精良耐用吃驚。沒多久,“西鐵城”的名聲大振,震動了整個鐘表業。
功能性展銷是指通過櫥窗、柜臺及其它方式,將產品運轉,給人以性能可靠之感。
在以用戶為主的市場競爭中,使顧客對產品產生濃厚的興趣非常重要。為解除購買者種種疑慮,必要時可施展“苦肉計”,讓產品受受“苦”也無妨。
對產品進行破壞性的考驗,以博得消費者的信任,從而打開產品銷路,這是“苦肉計”在商戰中引申的應用,而用此計刺探經濟技術情報,則是切中“苦肉計”的原義了。
【計論】
苦肉計就是先把自己折磨一番,利用血淚去爭取接近敵人,而暗地里卻進行陰謀顛覆活動。對陣的雙方,無論哪一方都想爭取敵將歸降,如果沒有降將的血淚做保證,便很難得到對方的信任。此計挨打僅僅是開始,若一旦被對方識破,不僅白挨打,而且還有喪命的危險,因此使用此計時一定要慎重,否則就會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