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0月24日,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收盤跌破6.77整數關口,與中間價雙雙刷新逾六年來最低水平,成交量再放大至超過300億美元。美元指數延續強勢,加劇人民幣下行壓力,盤中大行仍向市場...
10月24日,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收盤跌破6.77整數關口,與中間價雙雙刷新逾六年來最低水平,成交量再放大至超過300億美元。美元指數延續強勢,加劇人民幣下行壓力,盤中大行仍向市場提供美元流動性。短期內貶值預期主宰匯率走勢,但長期看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的內在基礎并未受到沖擊。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開盤即跌破6.77關口,一度下跌171點至6.7770,創2010年9月9日以來的新低,午后跌幅收窄,北京時間16:30收盤報6.7718,相比前一交易日收盤價6.7599下跌119個基點,盤中波動區間為6.7677-6.7770,成交額301.97億美元。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7690,較前一交易日大幅下跌132個基點,刷新2010年9月9日以來最低水平,并逼近6.77整數關口。
離岸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在中間價公布后快速跌破6.78關口,最低觸及6.7842,逼近6.7850的歷史新低。亞洲交易時段盤尾離岸人民幣仍在6.78水平附近波動。
交易人士表示,近期美元指數漲勢迅猛,市場情緒已經在起變化,預計美元短期可能出現回調,人民幣跌勢有望放緩。
盤古宏觀團隊分析稱,在美聯儲加息強化的趨勢下,歐洲銀行業的風險暴露和英國脫歐的意外風險,使得美元具有保持強勢的基礎。美元指數近期可能再次突破100大關。
市場人士認為,近期人民幣頻創新低是面對持續走強的美元和基本可控的資本外流風險,央行順勢而為,繼續測試人民幣均衡價位和市場對貶值的忍耐底線的正常行為。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指出,從811以來貨幣政策實踐看,央行對人民幣匯率波動期間的流動性管理比較到位,只要人民幣貶值不引起流動性危機,那么人民幣資產價格劇烈波動的可能性就不高。
貶值預期在短期內主宰匯率走勢,但無法改變匯率長期趨勢。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的內在基礎并未受到沖擊,國內經濟保持穩定,貿易順差與GDP比值仍處于合理區間,參考一籃子貨幣的人民幣指數并未出現大幅波動。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最新公布的2016年10月21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4.30,較此前一周下跌下跌0.34%,較2014年底貶值5.70%,2016年以來貶值6.58%。
國際市場方面,美元指繼續數高位震蕩,盤中一度觸及98.85,為今年2月3日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