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國企改革脫困破冰,為新型工業化探路。記者12月5日獲悉,沈陽機床集團再擔重任,綜合改革方案經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國資委、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人社部、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及證監會等八部委聯合下發通知,支持沈陽機床綜合改革。
機床被稱為“工業母機”,關系到國家裝備制造水平。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所提到的“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為中國裝備制造業發展指明了道路。
綜合改革方案確定了十項具體改革措施、四項組織保障和九項支持政策,從“止血、輸血、造血”三位一體角度綜合施策。并且提出:沈陽機床綜合改革不僅要確保完成既定的改革目標,更要實現創新突破;不僅要立出國有企業改革脫困樣板,更要努力發展智能制造、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十項改革措施重點包括:重組融合優質資源,打造沈機智能、沈機國際、雙創三大產業集群;優化資本及債務結構,穩妥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降低財務杠桿;發展混合所有制,改善公司資本和治理結構;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強化企業經營自主權;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充分調動各類人員積極性等。
“三位一體”綜合施策。瘦身“止血”:堅決打破“大而全”的企業結構,通過剝離低效資產和業務、定編定崗減少冗員、分離移交辦社會職能等措施,止住各類“出血點”;政策“輸血”:通過統籌運用盤活資產、引入戰略投資者、股份增發、市場化債轉股、銀行信貸等多種手段,優化企業資本及負債結構;強身“造血”:以發展高端智能機床制造為核心,精干主業,優化產業布局。
國家有關部門和有關地方政府積極支持沈陽機床綜合改革的政策主要涉及:指導協調企業債轉股(降杠桿);依法合規積極推進上市公司股份增發項目審批;支持企業依法合規設立金融租賃公司;協調國有大型基金參與企業改革重組;對企業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給予資金補助等。
綜合改革方案中強調,沈陽機床綜合改革對于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改革、推動我國制造業振興具有示范作用,意義十分重大,任務非常艱巨。為此,八部委要求各部門、有關地方政府要按照職責分工形成任務清單,確保各項工作按計劃有序推進;企業要狠抓方案落實,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用好用足政策,依法依規操作,確保改革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