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行9月25日在其年度旗艦經濟報告《2019年亞洲發展展望更新》報告中指出,盡管亞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依然強勁,但隨著貿易和投資勢頭減弱,該地區的增長前景黯淡,且各經濟體面臨的風險不斷上升。除中國香港、韓國、新加坡和中國臺北等新興工業化經濟體外,預計今明兩年該地區的增長率將達到6.0%。
報告預測,45個亞洲發展中國家今年的經濟增速為5.4%,到2020年微增至5.5%。經濟增速預測下調反映出國際貿易前景堪憂,以及發達經濟體和中國、印度、韓國、泰國等亞洲發展中國家大型經濟體的增速放緩。
亞行首席經濟學家澤田康幸認為,全球主要經濟體面臨的形勢可能比目前預測的更加艱難,亞洲地區的主要問題是貿易衰退、投資下滑,政策制定者必須密切監測此類問題。
亞洲發展中國家次區域的增長前景各不相同。鑒于全球貿易放緩以及電子產品生命周期大幅縮短,對中國以及東亞和東南亞更開放的經濟體的預測有所下調。報告預測,今明兩年中國經濟的增速分別為6.2%和6.0%。2019年和2020年,東亞整體增速將分別達到5.5%和5.4%,而東南亞則分別增長4.5%和4.7%。
在4月至5月大選之前的投資疲軟和信貸收緊,對今年印度的增長前景構成壓力。報告預計2019年印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增長6.5%,到2020年可增至7.2%。預計2019年和2020年整個南亞地區的增速分別為6.2%和6.7%。
受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公共支出刺激的影響,報告預計今明兩年中亞地區經濟增長分別為4.4%和4.3%。與此同時,巴布亞新幾內亞地震后的復蘇有助于推動今年太平洋次區域的經濟增長4.2%,但明年該次區域的經濟增長率可能放緩至2.6%。
自2008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亞洲發展中國家的公私債務不斷上升,過去20年,債務占GDP的比例增長了約三分之二。此次發布的報告指出,債務激增會威脅金融穩定,敦促各政策制定者對此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