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北京市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等聯合主辦的2019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在京舉辦。政府管理者、行業學者、相關企業代表等1700余人參會,聚焦“共建生態智領未來——開啟汽車新時代”主題,交流最新發展信息,探討未來發展方向。
跨部門、全鏈條推進智能網聯
智能網聯汽車是以互聯網、5G、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集中體現。圍繞智能網聯汽車的產業政策、技術突破、商業模式等,都是當前需要探索的產業生態建設內容。交通運輸部黨組成員、總規劃師王志清在致辭中表示,交通運輸部將按照《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的要求,從加強協同合作、夯實發展基礎、開展試點示范三個方面,推動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發展。
2018年以來,北京共新增開放20條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安全道路測試里程已達73萬公里。公安部副部長杜航偉認為,行業發展需要推進跨部門、跨行業、跨領域信息共享,努力構建政產學研用的行業發展全鏈條。他透露,圍繞2022冬奧會等重大項目,北京下一步將在全市開展更大規模、更多場景的示范應用,提供多級別、多種類的智能網聯車輛測試以及創新交通形態驗證環境。
此次大會圍繞全球產業與生態構建、政策法規與標準體系、模式創新與戰略轉型、計算平臺與信息安全、智慧交通與未來城市等方面進行廣泛交流,同時還舉辦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區交流研討會、未來汽車開發者大會、“芯創杯”高校未來汽車人機交互設計大賽等活動,全面展示國內外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前沿科技和最新成果。
汽車產業將迎新變革
隨著數據信息化與汽車深度融合,汽車正在從傳統交通工具轉變為新型的智能出行載體,構建車、路、人協同的智慧交通體系已成為未來發展方向。本次大會上,國內外專家積極探索智慧交通與未來城市的新技術、新模式和新業態。
在智慧交通與未來城市論壇,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副所長俞春俊認為,未來出行要打破思維束縛,創新交通管理理念,嚴守安全底線;長安大學計算機應用研究所副所長慧飛基于車路協同的智能網聯交通系統技術體系的思考,認為智能高速系統設計應向建管養全生命周期發展。
隨著智能網聯時代的加速到來,汽車產業即將迎來新的變革。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中國能源和交通中心主任王云石認為,城市未來交通發展將是智能化、電動化、共享化協同發展,低速自動駕駛車輛需要達到L4級,并在限制區域運營;韓國5G產業專家申東亨認為,5G將加速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同時將會對汽車制造企業產生需求減少和議價能力降低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