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徑約2米的金屬罐體內運用氬弧焊,卻未制定有限空間作業方案,該項危險作業還未經審批。”上月初,市應急管理局安全生產執法人員在對某機械制造企業執法檢查時發現員工不僅未取得焊接與熱切割作業資格,且使用兩臺已淘汰的砂輪機作業,生產車間隱患重重,危險無處不在。
有限空間作業容易引發事故,盲目施救往往導致傷亡擴大。記者從市應急管理局獲悉,近日,無錫市啟動有限空間作業專項執法檢查,集中整治易燃易爆等重點行業領域存在的安全生產問題,劇本殺等新興行業領域也在列。執法檢查采用“查助結合”的方式,幫助企業提高安全意識,細查隱患問題,健全管理制度。
通俗地講,一切通風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氣體積聚和缺氧的設備、設施和場所都叫有限空間。“除了我們熟悉的工廠貯罐、反應塔車間,以及常見的隧道、冷庫等有限空間,眼下,密室逃脫、劇本殺等新興業態經營時,在密閉環境中開展‘沉浸式’體驗活動也存在嚴重的消防安全隱患,此次檢查,梁溪區根據屬地特點,將對此類行業以聯合執法的方式開展檢查。”市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
據介紹,通過摸排重點行業企業,這次專項執法確定了“名單庫”企業399家,主要對涉及危險作業審批、安全警示標志、勞動防護用品是否健全等11個細分項開展執法,建立“一企一冊”。此外,對于新興領域存在的安全隱患,將協同消防、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針對性執法。
通過檢查幫助企業建立安全屏障是初衷。“執法人員到來對企業而言是好事,隨行的專家可現場答疑解惑,幫助我們查找隱患,指導整改。”惠山區某危化品企業負責人表示,如今監管部門每次執法都是一次安全生產“上門服務”,總能“火眼金睛”發現被忽視的安全問題,并幫助落實整改。市應急管理局相關人士說,通過“執法+普法”,指導企業開展“一次培訓+一次自查+一次演練”,幫助企業全面辨識、摸清底數,為有限空間的隱患“上鎖”。
“點對點給企業安全員發送短信,督促企業先一步自查自糾,引導企業主動上報、積極整改重大隱患,對于整改時間超過10天的重大安全隱患,給予現場掛黃牌警示。”市應急管理局相關人士介紹,檢查力求“剛柔并濟”,給企業時間查找問題、自行整改、建立“紅黑榜”,同時采用突擊、夜查等方式找“漏洞”,提升執法精準度,“上門”時也會幫助企業建防護欄、防墜網、隔離板等設施,當好企業安全的“娘家人”。據悉,本輪執法檢查將持續至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