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2月以來,美國接連發布的加征關稅政策引發了跨境電商行業的波動。
近日,央視記者采訪了一位在中美跨境電商領域的資深從業者,他表示,這場突如其來的關稅風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沖擊著無數電商企業和消費者。
邁理倪是一位跨境電商資深從業者,主要從中國和泰國采購商品,銷往美國,同時,還在幫助一些跨境電商企業提供咨詢服務,還是一檔以電商行業內容為主的播客的主理人。談及美國近期的關稅政策,邁理倪語氣中帶著明顯的無奈。他表示,自己最親身的感受就是,這直接打擊了電商企業的生存空間,讓整個行業甚至供應鏈陷入了凍結狀態。
跨境電商從業者 邁理倪:不幸的是一些業內公司已經凍結了出貨,沒人在工廠下訂單了,大家都在觀望,希望關稅能夠下調。因為一旦加征高額關稅,受害的不是工廠,而是進口商。比如美國的進口商,從工廠采購10萬美元的商品,但到手要多付15萬美元的關稅,也就是說你需要預付25萬美元,還不確定能不能賺回來。這種情況下,有的人就干脆不繳稅,貨物卡在港口,整個貿易鏈條被凍結了。
比價平臺“智慧探查”公司表示,他們監測了930款自4月9日開始漲價的亞馬遜商品。在關稅大幅增加的情況下,這些商品平均漲價幅度達到29%,涵蓋服裝、家居用品、電子產品和玩具等多個類別。還有多個電商平臺公告稱,由于“近期全球貿易規則及關稅變動”導致運營成本上升,從4月25日開始實施價格調整。商品價格飆升,消費者和企業都在承受雙重壓力。對此,邁理倪表示,美國政府很難如此簡單地通過加征關稅達成其所希望的“制造業回流”。
跨境電商從業者 邁理倪:我曾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親眼見證了美國中產階級和制造業的衰落。你知道,我當時還只是個孩子,不得不聽著叔叔們失業的消息,真的很難受。現在你想打個響指,就把制造業帶回來了,我覺得沒那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