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受制造業、建筑業等相關行業訂單不足拖累夏至后的一場暴雨,讓北京百子灣鋼材市場變得更加冷清。一家專營板材的貿易公司負責人李宏告訴筆者,即使不下雨,一天的客戶也就比現在多2到3個,而且...
受制造業、建筑業等相關行業訂單不足拖累
夏至后的一場暴雨,讓北京百子灣鋼材市場變得更加冷清。
一家專營板材的貿易公司負責人李宏告訴筆者,即使不下雨,一天的客戶也就比現在多2到3個,而且來的客戶多半都是詢價的,真正的買家有時一天也未必碰上一個。
“現在的鋼材售價,最多只能跟出廠價打平。最近鋼企頻繁降價,我們變成了高成本的受害者。市場上沒有強勁的需求,產品自然賣不動。”李宏6月24日表示。
筆者調查后發現,目前各主要鋼企的鋼材出廠價格與市場價格出現明顯倒掛。部分品種的熱軋卷,市場銷售價格與鋼企最新出廠價相比每噸低200元左右。
由于對未來預期的悲觀態度,很多貿易商都減少了7月和8月訂貨量,這讓鋼企日子更加難過。
“7月份將是今年最困難的一個月。”一家大型國有鋼企的總經理告訴筆者。
不分大小鋼廠
降價已成風潮
中鋼協數據顯示,去年中國粗鋼產量達到了歷史上創紀錄的6.27億噸,但大中型鋼鐵企業全年的平均銷售利潤率不足3%,下滑到近年來的最低點。
與以往鋼材降價不同的是,這一次的降價讓中小鋼企也感受到了“寒意”,紛紛跟隨大型鋼企一起下調7月份鋼材出廠價格。
近日,包括鋼鐵產量第一的國企河北鋼鐵集團、民營鋼鐵老大沙鋼在內的全國27家鋼企發布了調價信息,不管是建筑鋼材價格還是汽車用板材價格,均出現下跌。
沙鋼出臺的鋼價政策顯示,6月下旬,高線、螺紋鋼以及盤螺報價每噸下調50元至80元不等;河北鋼鐵集團報價顯示,中厚板、熱軋、冷軋等部分產品價格每噸下調100元至200元不等。
山東一家鋼企中層告訴筆者,公司的高層天天都在說“形勢嚴峻”,這次看來是真的嚴峻了。
6月21日鋼材綜合指數為175.2點,較上一交易日下跌0.28%。
分析師指出,在惡劣的氣候條件以及不佳的下游需求影響下,鋼材市場繼續弱勢,市場價格難尋有力支撐,跌勢不改;目前商家心態普遍較為悲觀,由于遠期價格的持續走低,商家對于短期市場并不看好,再加上快要臨近月底,預期資金壓力較大,商家套現意愿明顯增強,預計國內鋼材市場全線下行的格局仍將延續。
據了解,鋼價下跌與國內外金融環境趨緊不無關系,同時,鋼廠開工率高企產量增加,而建筑及工業全面步入傳統淡季,有效需求繼續趨弱,影響了鋼價。
業內預期國內鋼材市場全線下行的格局仍將延續,部分品種的累計跌幅將達到10%。
“形勢嚴峻”所言不虛。在中型鋼企方面,確實已經有部分鋼企開始進入減產狀態。
“由于近一段時間鋼材的訂單太少,據我了解,南方和北方都有中型鋼企減產,這已經快成普遍狀態了。”上述山東一家鋼企中層說。
事實上,鋼企此次降價之前就已經“硬撐”了一段時間。
由于上半年鋼企不斷上調出廠價格,導致價格高漲,但由于需求不大,鋼材銷售難度不斷加大。
李宏告訴筆者,今年上半年,很多鋼企都給貿易商進行補貼,這種補貼是指以結算退補的方法,即在下個月貿易商付訂貨款時將補貼算進去。實際上,即便有補貼,鋼材也賣不出去,尤其是板材,銷路更不好。
據了解,一些大型鋼企都有針對貿易商的補貼,每噸補貼金額在100元至300元之間。
“鋼鐵產能過剩已經非常嚴重,在低利潤的情況下,鋼企拼命增加產量以實現總體收益,并不會減產。上半年,河北等地的中小鋼企開工率甚至達到90%以上。鋼鐵業怎么可能有高利潤?除非經歷像2007年一樣的極好行情才可能使鋼企的利潤提高。”一位不愿具名的貿易商認為。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稱,我國鋼鐵產需矛盾仍很突出。
中鋼協數據顯示,去年中國粗鋼產量達到了歷史上創紀錄的6.27億噸,但大中型鋼鐵企業全年的平均銷售利潤率不足3%,下滑到近年來的最低點。
中國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一位退休的老專家告訴筆者,中國鋼鐵行業這種“產量增長、利潤下降,最后不得不依靠降價維持”的局面,已讓該行業的調整轉型迫在眉睫。
無論建材板材
訂單全線下滑
下游用戶訂單不足是主要原因,有些機械制造企業訂單減少1/3以上,汽車板材的訂單也不理想,現在只有依靠造船板材在支撐。
“現在鐵礦石進口量已經減少了三成多,主要是因為國內鋼廠開工不足,訂單下滑得太厲害,主要集中在板材方面,全國主要生產板材的鋼企很多都面臨著這樣的情況。”北京一家大型鋼企的高層告訴筆者。
鐵礦石近期降價,印證了該高層的說法。
數據顯示,6月23日,全球第二大鐵礦石廠商力拓向中國鋼廠給出鐵礦石三季度報價,粉礦FOB價格(離岸價)為每噸168.85美元,較二季度下跌2.5美元;三季度塊礦FOB價格為186.67每噸美元,較二季度下跌5.91美元。
6月23日,另一礦業巨頭淡水河谷的一艘裝載有391000噸鐵礦石的巨型貨輪已經更改行程路線,把原來的目的地中國改為意大利。
顯然,中國鐵礦石需求量正在下降。
該高層向筆者透露,下游用戶訂單不足是主要原因,有些機械制造企業訂單減少1/3以上,汽車板材的訂單也不理想,現在只有依靠造船板材在支撐。
“我們板材產能占公司總產能七成,這樣下去,壓力太大了。”該高層說。
最近公布的5月份制造業PMI數據顯示:通用設備制造業PMI指數連續4個月下滑,生產量、新訂單、出口訂單以及現有訂貨指數雖然在擴張區間,但均呈下降趨勢;采購量指數下降,原材料庫存指數上升。
此外,4月份專用設備制造行業的建筑施工機械挖掘機、裝載機等施工設備銷量大幅下滑,都預示對板材需求量的萎縮。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汽車銷售138.28萬輛,環比下降10.9%,同比下降3.98%;一直堅挺的乘用車市場也出現了年內首次負增長,環比下降8.71%,同比下降0.11%。
數據顯示,5月份鋼企銷售量和總訂單量指數同時由高位回落到收縮區間,銷售量指數47.53%,總訂單量指數45.61%,比4月份分別下降23.89和25.06個百分點。
“公司每月都有一個產銷平衡的銷售計劃,7月汽車板材的銷售任務只完成了不到60%。其他板材銷售情況也不好。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幾個月,7月的情況是最嚴重的。”華東一家鋼材銷售公司的中層告訴筆者。
“公司每月都有一個產銷平衡的銷售計劃,7月的汽車板訂貨指標只完成了70%。”寶鋼集團內部人士向媒體透露,最近幾個月,下游制造業的整體需求不好,生產板材的鋼廠日子也不好過。
一位業內人士給筆者出示了一份調查報告,調查的831家鋼材貿易企業中,有近1/3的企業銷量、總訂單量比上月減少。其中,一級代理商5月份銷售量下降的企業占到32%,持平的占45%,而4月份銷量下降的僅占9%,銷量增加的企業占到56%。
李宏告訴筆者,由于之前鋼材不斷壓貨,這些鋼材又無法形成訂單,鋼企等于把無法形成的訂單壓在了貿易商身上,導致貿易商現在資金鏈已經緊張。
上述調查報告顯示,有35%的貿易商感覺融資困難。
分析師認為,此前鋼價從3月中旬至5月初,一直是反彈走穩的勢頭,此輪回調主要受需求減弱的影響,下行趨勢會持續一段時間,這也預示著鋼企的“苦日子”也要跟著持續。
來源:中國企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