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為增強鋼企在鐵礦石進口中的話語權,中國不斷加大對澳大利亞的投資力度。昨日,中國與澳大利亞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其中國家開發銀行與澳大利亞卡拉拉礦業有限公司簽署的關于卡拉拉鐵礦石項目約...
為增強鋼企在鐵礦石進口中的話語權,中國不斷加大對澳大利亞的投資力度。昨日,中國與澳大利亞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其中國家開發銀行與澳大利亞卡拉拉礦業有限公司簽署的關于卡拉拉鐵礦石項目約6億美元融資框架協議頗受關注。業內專家認為,隨著國內企業多次海外投資鐵礦石項目,有助于給高燒不退的礦價降溫。 聯合金屬網鐵礦石分析師徐光劍告訴筆者,卡拉拉鐵礦石項目其實有一半中國“血統”。“早在2006年,鞍鋼集團就與澳大利亞一家開發礦產資源的上市公司金達必金屬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聯合開采卡拉拉鐵礦項目,雙方將各持該項目50%股份。”資料顯示,卡拉拉鐵礦項目已探得鐵礦石可開采儲量14億噸,預計總儲量20億噸以上。投產以后,整個項目將具備年產1000萬噸以上成品礦的能力。
“我的鋼鐵”網資訊總監徐向春表示,“2010年我國進口鐵礦石超過6億噸,由此可見,卡拉拉項目的開發不能從根本上扭轉中國鋼企在鐵礦石進口中的被動地位。但在鐵礦石供應偏緊、三大礦山壟斷的情況下,該項目有助于中國鋼企拓寬鐵礦石供應渠道”。
同一日,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在中澳經貿合作論壇上表示,近幾年鐵礦石價格暴漲所吸引的大量投資將在若干年內形成大量產能,鐵礦石供求關系可能提前出現逆轉。
除鐵礦石合作外,昨日中澳簽訂的協議還包括中國科技部和澳大利亞創新、工業與科研部部長級聯合聲明,中國商務部與澳大利亞外交貿易部關于建立中澳服務貿易促進論壇的諒解備忘錄,中國海關總署和澳大利亞聯邦海關及邊境保衛署關于海關合作與行政互助的諒解備忘錄,中國國家旅游局與澳大利亞資源、能源和旅游部關于加強旅游合作的諒解備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