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乘聯會公布了4月份乘用車市場的銷售數據,數據顯示,根據不完全統計的廠家零售數據看,4月份全月零售增速為-18%,周度分析報告指出,目前看全月的增長應該稍弱于3月走勢,實現相對偏弱的平穩增長。同樣,4月乘用車批發市場也下降了22%,報告中說道,由于今年增值稅調整因素,4月初廠家批發給經銷商的部分在3月提早提車,形成3月的渠道庫存增長較大,4月的不強也是符合預期的。
根據乘聯會最近一年發布的數據來看,汽車消費市場的前景確實不容樂觀,從去年5月到今年4月,乘用車銷售增速已經連續11個月負增長!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月1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汽車銷量2808.1萬輛,同比下降2.8%,這是汽車銷售28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而從今年前四個月的表現來看,2018年的消費頹勢仍在繼續。
作為國民經濟的第二大支柱產業,汽車在生產和消費領域的影響僅次于房地產。在消費領域,汽車類消費數據占社零總額11.5%,是占比最大的行業;在工業生產端,汽車工業增加值增速多年高于工業增加值增速,汽車工業增加值預計占工業增加值約8%,同樣行業占比最大。一直以來,人們對小汽車的鐘愛從未斷絕,更有很多人將房與車和婚姻大事聯系在一起,更加顯示出汽車在人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不過,這一切在都在悄然發生變化,但顯然不是人們的觀念變了,不愛汽車了,而是錢袋子緊了。據去年10月媒體報道,截至2018年9月末住戶存款為70萬億元,住戶貸款規模為462053.16億元,以近14億人口計算,中國人均存款為5萬元,人均欠款超3萬。去年3月份,時任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的易會滿在2018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我國一直是全世界儲蓄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但從2010年以來,我國居民儲蓄率持續下降。從2010年的16%下降到2017年的7.7%,增速降至歷史的最低值。這或許就能解釋消費市場的低迷了吧。